最近油价又悄悄涨了几毛钱,这不早上开车上班路上,后视镜里突然闪过一辆挂着绿牌的奔驰E级。正准备感叹有钱人真多,突然想起来——这车加满油能跑上千公里,一个月都不用来加油站排队。就在这时候手机弹出推送:红旗H9插电混动版首台车下线了!这可把我这个老车迷的胃口吊起来了,要知道红旗这款车可是要跟沃尔沃S90插混、奔驰E级插混掰手腕的狠角色。还记得去年在陆家嘴停车场见过红旗H9油车,那气场简直像移动的人民大会堂,现在插混版又藏着什么秘密武器呢?
一、看得到的科技革命
要说这新车最显眼的变化,就是前脸玩起了"变脸术"。原本霸气外露的镀铬大嘴改成了封闭式设计,就像给车头戴了个高科技面具,配上专门调制的"孔雀蓝"车漆,阳光下能折射出深浅不同的蓝紫色。最绝的是车顶那个激光雷达,乍看像戴了顶小礼帽的设计师——去年成都车展上某新势力品牌还在吹嘘激光雷达是他们的独门秘籍,现在直接被红旗安排上了。
侧面看更有意思,以前翼子板上那条闪亮的镀铬装饰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个指甲盖大小的红色旗标。偷偷告诉你,这个位置藏着360度环影的摄像头,上个月开朋友的特斯拉倒车撞了石墩子,要是当时有这种隐形摄像头就好了。轮毂换成了密条辐造型,远看就像二十把武士刀在旋转,这设计灵感怕不是来自故宫的藻井图案?
二、藏起来的硬核实力
坐进车里才是真正的惊喜连连。原本横跨中控台的连体屏换成了悬浮式大屏,操作起来就像玩平板电脑那么顺手。最神奇的是换挡杆消失了——现在只需要手指轻轻拨动方向盘后的怀挡,去年开老板的奔驰S级时候才见过这高级玩意。座椅加热通风的物理按键保留着,这点必须给好评,上次试驾某新势力车型,调个空调温度都要进三级菜单,简直反人类。
虽然红旗还没公布具体性能参数,但看看竞争对手就心里有谱了。奔驰E级插混用的是2.0T发动机配电机,综合续航能跑1000公里;沃尔沃S90插混更是打出"零油耗上下班"的招牌。去年试驾过腾势Z9插混,纯电续航150公里足够日常通勤,关键是33万的起售价让BBA都紧张。现在大家都在猜红旗会怎么出牌:要是能把价格定在40万上下,配上激光雷达和智能驾驶系统,那可真要上演"国货逆袭"的好戏了。
三、看不见的行业暗战
这次新车下线可不是简单的产品迭代。奔驰去年刚把E级插混的电池容量提升到29度,沃尔沃马上给S90插混换了新一代电机。腾势更狠,直接祭出"可油可电可增程"的三模驱动。听说红旗的工程师团队这两年都住在实验室,去年还从德国挖来新能源专家,看来是要在混动系统上放大招。
有个朋友在长春汽车厂工作,他透露新车用了航天级隔热材料做的电池包,夏天暴晒也不用担心过热。更厉害的是能量回收系统,说是能根据导航预判路况自动调节回收力度——比如快下高架桥时就会悄悄多回收些电能。这些黑科技要是真能落地,绝对能让那些还在用老款混动系统的合资品牌冒冷汗。
四、开得到的未来体验
说到实际用车,前两天遇到个开沃尔沃S90插混的网约车司机。他给我算了笔账:每天跑200公里,油费省了六十多块,半年就省出保险钱。现在最期待红旗H9插混的实测表现,要是能保持H9油车的舒适性,再加上新能源车的静谧性,那真是鱼和熊掌兼得。
想起去年参加新能源车展,比亚迪展台的技术员说过:"现在买插混车就像2010年换智能手机,用过就回不去了。"确实,既能享受电车的加速快感,又没有续航焦虑,周末还能开着去崇明岛露营。这次红旗要是能把充电效率再提升些,比如半小时充到80%,那可真要抢传统豪车的饭碗了。
结尾处不提总结,但读者能感受到:这场中大型插混车的对决才刚刚开始。就像十年前没人想到华为手机能跟苹果掰手腕,今天的红旗带着激光雷达和智能混动系统杀入战局。说不定明年这个时候,上海CBD的地库里,红旗H9插混和奔驰E级插混就要并排充电了。到时候是选百年豪门还是新晋贵族,恐怕要让不少购车者犯选择困难症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