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的何小鹏,冷冷的炮轰,3倍挖人者懵了

车圈又爆大瓜了!

这次的主角,是我们的“小马哥”何小鹏。讲真,这位在造车新势力里算是少有的理工男出身,平时形象也是温温和和的。谁能想到,他这次竟然放了一把“大招”?

何小鹏在《晏会厅》节目上的一番话,差点把整个科技圈和汽车圈都点着了。他是怎么说的呢?简单来说就八个字—— “三倍薪资挖人,不搞创新”

我去!这话一出,网友们立马炸了锅。

大家第一反应都是:“这不就是在怼小米汽车吗?”要知道雷军入局造车后,确实是大手笔招兵买马,从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挖了不少大将。有传闻说给的薪资确实相当诱人,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但有意思的是,小鹏公关部随后紧急“灭火”,表示何总说的根本不是汽车圈,而是那些中小科技公司。还强调说“放眼整个汽车行业,不存在提供三倍薪资的可能性”。

这波操作我只能说,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其实我想说,小鹏公关的这个回应,反倒更让人觉得“此事必有蹊跷”了。就像你跟哥们喝酒,说“某些朋友太不够意思”,结果旁边人问“你是不是说张三”,你慌忙解释“绝对不是说张三”...

这不是欲盖弥彰嘛!

但抛开这个八卦不谈,何小鹏提出的问题确实值得深思。 用高薪挖人,确实是最省事的捷径,可以迅速获取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 。但从整个行业生态来看, 如果所有企业都只想摘现成的果子,谁还愿意辛辛苦苦种树浇水?

我在汽车圈混了这么多年,见过太多类似的案例了。

有家造车新势力,刚开始就靠高薪把某合资品牌的整个底盘团队“一锅端”,结果人是来了,可企业文化不同,管理方式不同,最终还是水土不服。 搞技术创新不是简单的1+1=2,人才+资金不一定就等于成功。

反过来说,何小鹏这番话也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小鹏汽车当年刚创立时,难道没有从传统车企挖过人吗?当年特斯拉刚来中国时,挖走了多少中国车企的人才?这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啊! 人才自由流动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

而且, 创新和挖人并不完全矛盾,关键看你挖了人之后做什么 。挖来人才只是为了抄袭别人的产品,那确实low;但如果是在引进人才基础上进一步创新,那又有何不可呢?

小米造车到底是不是创新?

从零开始搞研发确实是一种创新,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新同样有价值。

何小鹏这次言论的背后,我更嗅到一丝焦虑的味道。造车新势力经过几年野蛮生长,现在进入了“内卷”阶段,而且传统车企和科技巨头纷纷入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人才争夺战只会更加惨烈。

也许,何小鹏是希望大家一起维护行业生态,共同成长。但在商业世界里,温情脉脉往往只是奢望。

高薪挖人确实简单粗暴,但也是最直接有效的市场化手段 。与其指责别人挖人,不如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人才不被挖走,或者如何打造更强的人才培养机制。

话说回来,你们觉得何小鹏这番话,到底是为了谁而发的?是真情流露,还是欲盖弥彰?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