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全新一代奔驰E级的渲染图,瞬间引发车圈热议。 这款中大型豪华轿车的换代设计被部分网友吐槽“缺乏新意”,甚至有人直言“奔驰设计师的灵感被豪华感耽误了”。 另一方面,新车的平台革新、国产加长计划以及动力系统的优化,又让市场对其充满期待。 究竟是经典传承还是设计倒退? 我们不妨从具体细节中寻找答案。
向年轻化进化,争议何在?
从渲染图来看,全新E级前脸标志性的“花生灯”造型变得更加狭长,内部灯组结构采用更复杂的几何纹理,试图营造科技感。
争议点在于,经典的盾形中格栅被六边形满天星中网取代,立标版本则保留纵向镀铬装饰,两种风格试图兼顾商务与运动需求。 有网友认为,这一设计语言与奔驰纯电EQ系列过于相似,失去了E级传统的稳重气质。
车身侧面线条延续短前悬、驾驶舱后移的经典比例,隐藏式门把手的加入以及低风阻轮毂的设计,明显向新能源车型的风格靠拢。 海外标准轴距版尺寸为4949×1880×1468mm,轴距2961mm,国产版本将加长至5092mm,轴距达到3094mm,这一数据已接近现款S级的水平。 车尾的贯穿式LED灯带内部嵌入三叉星徽元素,辨识度虽高,却被部分用户评价为“过于追逐潮流”。
屏幕堆砌能否定义豪华?
据透露,新车内饰将采用与EQS相似的MBUX超级屏布局,中控台由12.3英寸液晶仪表、14.4英寸中控屏和可选装的12.3英寸副驾娱乐屏组成。 车机系统搭载高通8295芯片,支持5G网络和多指令语音交互,争议点在于:这种“屏幕轰炸”是否真正符合E级用户对豪华的理解?
此外,国产车型预计将针对中国市场进行10余项专属升级,包括后排座椅加长、腿托调节、颈部加热功能等。 然而,现款车型的皮革、木饰等传统豪华材质是否会被环保材料替代,也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 例如,新E级可能采用回收材料制成的微纤维内饰和可再生泡沫填充座椅,这对注重质感的消费者而言或许是一把双刃剑。
轻混为主,电气化步伐保守
动力方面,全新E级预计延续2.0T+48V轻混系统的主力组合,低功率版最大输出150千瓦(204马力),高功率版提升至190千瓦(258马力),匹配9速自动变速箱和4MATIC四驱系统。 相比竞品宝马5系和奥迪A6L已推出的插电混动版本,奔驰仍以轻混技术为主导,被批评为“电气化策略保守”。
值得注意的是,现款国产E级已推出1.5T轻混的E260L版本,新一代车型是否保留这一入门选择尚无定论。 从技术层面看,48V轻混系统的ISG电机可提供额外200牛·米扭矩,改善低速响应,实际油耗表现与纯电车型相比并无优势。
在传统与革新之间挣扎
全新E级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平衡传统豪华用户与年轻化需求。 一方面,立标版试图维持行政轿车的庄重感;另一方面,运动化包围、溜背造型又希望吸引新一代消费者。 然而,当前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型(如蔚来ET7、极氪001)在智能化和性能上已形成夹击之势。
价格方面,现款E级指导价为43.58-62.98万元,新一代车型因平台和配置升级,成本可能进一步上浮。 若无法在智能化体验上实现突破,仅依赖品牌溢价,市场接受度将面临考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