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最近是真的要失控了。这几年,能明显感觉到它在行业里的动作变大了。不能说它是王者归来,但是每个月的销量涨势让我挺惊讶的——3月差不多1.97万,半年后——6月2.17万,到了10月,直接爆炸到4.8万。连续几个月都保持这么猛的增长,我在想,是不是真有点打破传统的中庸策略?
刚好10月29日那天,他们还开了个发布会。两个重点:一是智启2030计划,二是他们的首款纯电SUV——EO羿欧正式上市。这个场面挺热闹的,业界和用户都在关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我先聊聊品质。你知道,现在市面上很多车,配置堆得满,但品控就像个空壳子,实际开起来,毛病不少。好比去年我一个朋友买了个15万左右的新车,开了不到两万公里,发现车门合上偶尔吱嘎作响、内饰有裂纹——问题数都跑到226个了。
而EO羿欧的不同在于它执着于以时间为友。用他们的话说,是经过七年的打磨、120万公里的严苛测试,比国家报废标准还多一倍。
比方说:车门开合测试,他们做了至少10万次,真不容易。你问为什么要这么拼?我猜,除了保证耐用,更是为了让用户安心。
那具体到安全配置,能不能真扎实?我倒觉得挺值得一提。车身材料高强度钢占了77.5%,A柱、B柱用了1500兆帕的热成型钢。这材料比我旧车用的钢还硬。
电池也不是普通的毛线编保命模型。八横七纵的框架设计,碰撞时能大大减少电池损伤。安全气囊全系标配,还加了侧气帘,覆盖面积大概1.92米。家里有娃的,估计还是觉得挺可靠。
它还考虑了北方的「冬天焦虑」。比如门把手能自动融冰,即便断电,也能用手动打开。这个细节,我觉得很贴心,毕竟路面冰雪多的时候,破冰这事挺烦的。
这里我得问一句:你们觉得,别的厂的那种亮瞎眼的配置、多余的炫酷,真的买得了心安?
转到续航和充电这块,EO羿欧也有点看头。它用的还是现代的E-GMP平台。这平台我记得锡安、特斯拉都用过,技术挺成熟的。
两驱版最大功率160千瓦,四驱版双电机合计233千瓦。续航方面,官方说最顶级版本能跑722公里,实际体验(估算)续航达成率83%,这数据还不错,比我之前试过的一些车要高。
更重要的是:它支持99%的充电桩。不管是市区的快充站,还是偏远点的小地方,都能插上去充。快充从30%到80%只要27分钟。
这在寒冷地区,尤其是在-30℃的天气下,能正常启动和充电,也算奇迹吧。毕竟,很多别的电动车在极寒环境表现不太友好,我没细想过原因,是不是因为电池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大概是这样吧)
我还特意翻了下自己的相册,发现一些刚拍的车内细节。像座椅,44%的仿麂皮材质,看上去绒绒的,手感还行。第二排还能调角度,这对于小孩或者坐很久的我来说挺实在的。后备箱能扩到1540升,放个婴儿车、露营装备都绰绰有余。这些细节,感觉开发团队其实挺用心的。
至于智能配置,还是靠谱的。全系配备L2级智心合一辅助驾驶。大脑核心用的是高通8295芯片,反应比我用的手机还快。
它的27英寸4K屏,日光直射下依然清晰,跟看电影似的。语音识别分座位,能识别不同人说话,不用每次都喊嘿,现代。
你们说:这样智能到底算不算刚需?我觉得还是看个人惯吧。
买车还双赢:送充电桩、0首付,旧车还能补个4000元。对于预算有限又想上新车的家庭,真挺友好的。
我心里总在想:到底是真提升还是跟风损的快?这点一时还不好说。
讲点小烦恼。其实我也很疑惑:为什么除了安全+续航,就没有更亮眼的东西?比如自动驾驶到底怎么了?我看测试,能达到L2都挺难的。当年我弟的日产轩逸,自动跟车那套系统,觉得还不错。
但GMP平台的架构和配置,无非是精良点。还真得衡量下:买这车,除了品质,留意点后续养护和保值空才更靠谱。
我猜想(这只是猜测,不一定对):面向家庭用户、品质稳定的需求,才让EO羿欧能站住脚。而且,它的售价11.98万-14.98万区间,也很符合中端家庭消费预期。
毕竟,对于普通家庭:一辆车的价值,不就像个伙伴一样?稳点、耐用、实用。
这车我觉得还挺真诚的。想问问你们:如果你准备换车,是不是也会考虑可靠性第一?还是更关注花更少的钱买最牛?(这问题够难了)
这车,是不是也算逐渐成为家庭用户的新宠?我倒是挺好奇,它未来还能不能继续稳步成长下去。以后看它会不会出什么黑科技帮忙打爆款,或者走越走越稳的老路?
反正我平常开车,也就想着:不要出太大幺蛾子,能陪我跑个五年八年就行。So,你们怎么想?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