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国内车圈的“内卷”程度堪比当年拼团买菜,尤其是在十几万这个价位段,新能源中大型轿车几乎是堆着卖。从零跑C01、比亚迪汉DM-i,再到小鹏P7+,一个比一个能打,配置拉满、智能拉风,简直卷到飞起。
不过就在这个硝烟弥漫的市场里,吉利又杀出个“新面孔”——银河星耀8。这款车一亮相,直接把大家目光拉回来。5月9日即将官宣上市,预售价13.38万元起,对比竞争对手一看,不仅不虚,反而有点压着打的意味。
作为一个关注新能源车已久的老车主,我决定提前扒一扒这辆星耀8,到底是空有其表还是真有点料。
外观设计:低调中透着点狠
你要说银河星耀8长得有多惊艳,那倒也不至于,但整体风格挺在线的。它借用了银河E8那种前脸封闭设计,加上“T”型镀铬件、分体式头灯,看起来挺利索,完全看不到曾经吉利那股“村潮”味儿了。
侧面隐藏式门把手、尾部贯穿式LED尾灯,这些都是新能源车的流行元素,但在星耀8身上并不突兀,反而显得成熟稳重。没有刻意炫技,也不装酷,这种“收着打”的感觉,还挺讨人喜欢。
内饰和智能:下了不少功夫
真正让我对这车产生兴趣的,是内饰那一块。
中控大屏、副驾娱乐屏、HUD、智能语音、车联网,能塞的基本全塞了。而且这次还用了高通8155芯片,车机的流畅度完全能追上主流旗舰阵营,不再是那种“看起来高级、用起来费劲”的尴尬状态。
语音控制也变聪明了,不用重复“你好银河”一百遍。像我这类上车就要放歌导航的人,这种体验感的提升,真的加分。
还有一点细节没被很多人提到,那就是车内软质覆盖率极高,连车门内侧、扶手这类容易忽视的区域都处理得很细腻,用料和诚意都挺能打。
动力与平台:不贪大,但够用
银河星耀8走的是插混路线,依然是那套e-CMA架构。虽说听起来不像什么新物种,但这平台吉利已经用得驾轻就熟。无论是操控感受、底盘质感,还是NVH静谧表现,之前几款银河车型已经试过了,表现挺稳。
空间方面也说得过去,接近5米的车长、将近2米9的轴距,后排坐人不憋屈,日常家用或长途出行都够用。如果你对空间有要求,它肯定比小鹏P5那类紧凑级车来得靠谱多了。
价格定位:这才是吉利的“狠活儿”
重点来了——价格。起售价13.38万元,顶配也才17.38万元。
你看看旁边的对手:
• 汉DM-i高配动辄20万起;
• 小鹏P7 Plus带智驾那套,18万不打住;
• 零跑C01价格虽低,品牌和口碑差点意思。
而吉利星耀8这一套操作,明显就是打着“够用就行”的旗号来抢市场。它不试图碾压别人配置,而是精准在用户“最需要”的地方加码。车机好用、空间够大、续航实用、还能绿牌免购置税,说白了就是:掏13万多买这车,不亏,真不亏。
个人观点:这不是“硬刚”,是“有策略地偷塔”
我并不觉得星耀8是来跟Model 3或小鹏P7正面刚的。它压根没想当“科技图腾”或“性能担当”,而是靠“实在”这张牌走入更多人的购车清单。
吉利显然知道,自家在高端电动化转型上还不够纯熟,于是换了打法——用一套相对成熟的技术,把体验打磨得顺手、实用、舒适,再配个“下沉价格”,主攻刚需用户群。
这思路其实很聪明。你不需要花大价钱去买旗舰智能,你也不必担心技术不过关,更不用担心服务掉链子——吉利背后那套售后体系,在国内二三线城市依然是“一哥”级别。
所以我想说,这车不是用来炫耀身份的,它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上下班代步、接娃买菜、偶尔出远门——它干得了大事,也适合琐碎日常。
最后总结一句话:
银河星耀8这一枪,打得不响,但准;伤的不深,但痛。
它不靠爆点吸引眼球,却实实在在拉低了高性价比中型插混车的入场门槛。如果你预算在13-17万之间,想选一台靠谱、省心、不花哨的家用新能源轿车,那你可能得好好看看这位“新晋卷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