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销量王者比亚迪,正经历一场深刻的阵痛。数据清晰地勾勒出其增长动能衰减的轨迹:曾经年销48万辆、月均4万辆的明星车型“秦”系列(含DMI与EV),如今加上新成员秦L,合力月销量却仅勉强维持在4.4万辆;宋Pro系列从年销40万辆(月均3.3万)滑落至月销1.5万左右;汉系列虽加入新款汉L DMI和EV,月销量仍止步于1.8万,与去年单打独斗时持平——曾经奏效的“车海战术”,如今在王朝与海洋网的主力阵营中已然失灵。
一、复杂化与低端化:产品战略的双重隐忧
海豹家族在车型谱系急速膨胀后,整体销量反而从巅峰时期单款月销3万滑落至家族合力仅月销4万;宋Pro、宋L、宋LEV组合月销已从超3.5万辆萎缩至2.7万辆左右;曾经代表国产新能源标杆的王朝与海洋系列,在消费者心中正加速滑向“低端化”标签;腾势品牌发展乏力,仰望系列亦显颓势——U8销量持续走低,U9与U7声势微弱,唯有方程豹成为高端市场唯一亮点,但也是孤掌难鸣。
二、中高端失守:核心挑战浮出水面
1.中端市场腹背受敌:小米SU7、YU7等新势力以精准定位与创新体验强势切入,对定价重叠的比亚迪中端车型构成直接威胁。
2.高端化根基不稳:仰望与腾势未能有效建立可持续的高端品牌认知与技术护城河,在激烈竞争中后继乏力。
3.品牌认知固化之痛:曾经的旗舰车型如“秦”、“汉”大量进入网约车和专车市场,严重削弱其高端形象;海豹一次失败的改款尝试,更导致其近乎被放弃的命运。
4.战略定力缺失:密集推出定位模糊的新车型、频繁但成效存疑的换代(如计划中的秦汉宋唐换代),不仅分散研发资源,更令消费者无所适从,加剧市场疑虑。
三、余音未绝,破局路艰
比亚迪庞大的基本盘尚能提供喘息之机,低端市场的稳固仍是其重要支撑。然而,“车海战术”的失效、中高端市场的节节退守,以及品牌升级的艰难,无不昭示其已站在关键的转型十字路口。若无法在产品高端化、品牌重塑与战略聚焦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仅靠低端市场的守成与混乱的车型迭代,昔日的领头羊恐难再现辉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