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说的“超车三不超,跟车六不跟”指什么?真的管用吗?

开车上路,最怕遇到两种场景:要么前头堵着一辆慢吞吞的"乌龟车",急得你手心冒汗;要么后头跟着辆大货车,压得你喘不过气。这时候是硬着头皮超车,还是老老实实跟着?老司机们常念叨的"超车三不超,跟车六不跟",听起来像顺口溜,其实里头藏着保命门道。今天就带大家拆解这套驾驶口诀,看完你就明白——原来路上的危险,都能提前预防!

一、超车是个技术活,这三个地方玩不得

老司机说的“超车三不超,跟车六不跟”指什么?真的管用吗?-有驾

去年国庆回老家,朋友小张在高速弯道超车时出了事故。当时他急着赶路,见前车太慢就踩油门超车,结果刚压过实线就撞上对向车道的货车。交警后来判定他全责,还扣了6分。"当时要是知道这些规则,打死我也不会冒这个险。"小张事后懊悔地说。

这就是老司机们强调的第一不超——弯道陡坡不超车。不论是山路十八弯的急转弯,还是跨海大桥的拱形桥面,这些路段就像天然的"视觉陷阱"。你永远不知道拐弯后是畅通无阻还是迎面来车,就像拆盲盒遇上"隐藏款",只不过拆不好就是重大事故。

老司机说的“超车三不超,跟车六不跟”指什么?真的管用吗?-有驾

第二不超——十字路口不超车更叫人防不胜防。上个月杭州的刘女士就吃了大亏,绿灯亮起时她加速超过前车,没想到右侧突然窜出辆外卖电动车。虽然最后刹住了车,但保险杠还是被撞凹一大块。十字路口就像"马路修罗场",行人、单车、电动车随时可能从各个角落冒出来,这时候超车就像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危险系数翻倍。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第三不超——右侧超车要不得。很多人觉得左边车道被占,从右边超车不碍事。但你知道吗?咱们国内车辆都是左舵设计,右侧后视镜有近20度的视觉盲区。去年珠海交警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年追尾事故中有37%都是右侧超车引发的。更别说《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右侧超车违法,真要出事不仅要担全责,保险公司都可能拒赔。

老司机说的“超车三不超,跟车六不跟”指什么?真的管用吗?-有驾

二、跟车就像"跟对人",这六种车跟不得

老司机说的“超车三不超,跟车六不跟”指什么?真的管用吗?-有驾

说到跟车学问,开网约车的李师傅最有发言权。他给我讲过亲身经历:有次跟在一辆外地牌照的SUV后头,对方突然在路中间急刹调头,吓得他差点追尾。"后来才知道,人家是跟着导航走错路了。"这就是第一不跟——外地车。这些车就像初来乍到的游客,随时可能做出急刹、压线、甚至倒车的迷惑操作。

第二不跟——出租车绝对是马路上的"变脸大师"。上周三早高峰,我亲眼见着前头的出租车为接客,从60码瞬间刹停。后面五辆车像多米诺骨牌似的连环追尾,早高峰直接变"早崩盘"。更别说现在网约车遍地开花,不少司机为抢单开得飞快,跟在后头就像坐过山车。

老司机说的“超车三不超,跟车六不跟”指什么?真的管用吗?-有驾

说到大家伙,第三不跟——大货车的危险指数能排前三。上个月河南高速上,一辆私家车跟在大货后头等红灯,完全没看见变灯就直接闯了过去。事后司机苦着脸说:"货车像堵城墙,根本看不见信号灯。"这还不是最吓人的——大货车的"死亡盲区"能达到车头前1.5米,车尾后30米,跟太近就像在死神眼皮底下蹦迪。

第四不跟——公交车堪称"马路扫地僧"。它们逢站必停不说,起步时经常甩出个"神龙摆尾"。更可怕的是公交车停靠时,会有行人从车头前横穿马路,这个"鬼探头"场景每年酿成的事故能装满整个档案室。

老司机说的“超车三不超,跟车六不跟”指什么?真的管用吗?-有驾

新手司机要注意第五不跟——教练车。别以为挂着"教练"牌子就靠谱,方向盘后头坐的很可能是战战兢兢的学员。上个月驾校王教练就遇到惊险一幕:学员听到后车喇叭吓得猛打方向,差点撞上隔离带。

最后这条第六不跟——龟速车最考验耐心。这些车要么司机在刷手机,要么是新手不敢踩油门。在高速上跟这种车,就像跟在移动路障后面,不仅容易被后车追尾,还容易引发路怒症。

三、安全驾驶不是玄学,细节决定生死

可能有人要问:"说得头头是道,真管用吗?"去年山东交管部门做过统计,省内高速公路事故率最高的十个路段,有七个都集中在弯道、坡道和匝道口——恰好对应"三不超"的禁区。而追尾事故中,65%都涉及出租车、大货车等"六不跟"车辆。

开货运公司的老周跟我算过一笔账:自从要求司机遵守这些规则,车队年事故率从12%降到3%,光修车费就省下二十多万。"现在新人上岗第一课就是背这个口诀,比买保险还管用。"

说到底,这些经验不是束缚司机的条条框框,而是用无数事故换来的"保命符"。就像老司机常说的:"超车要超得明白,跟车要跟得聪明。"记住这些用鲜血写成的规则,遇到特殊情况多忍三秒、多让半尺,关键时刻真能救命。下次握上方向盘时,不妨默念这套口诀——它比任何豪车配置都更能守护你的平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