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关于全新本田 CR-V 的声音快吵翻了 —— 有人说 “日系 SUV 换代都是换汤不换药,CR-V 也逃不过”,也有人赌 “这次 L2 智驾要是干不过新势力,本田就真老了”。但当这台带三动力选项的新车真正开上路,那些争议似乎都得重新掂量。
从细分市场来看,紧凑型 SUV 是准车主最纠结的战场,20-25 万预算里,CR-V、RAV4 荣放、奇骏常年贴身肉搏。
拿最受关注的混动版本来说,全新 CR-V 锐・混动 e + 起售价 24.89 万,比 RAV4 荣放双擎贵了 3 千,却多了纯电续航 85km 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挂;对比奇骏超混电驱版,CR-V 的 L2 智驾系统还多了前向毫米波雷达,跟车时对加塞车辆的识别速度快了近 1 秒。
这些参数不是堆出来的,实际开起来,混动版低速跟车时没有传统燃油车的顿挫,电机介入的平顺性比 RAV4 双擎更自然,这就是 “参数转化成体验” 的真实例子。
10.2 英寸全液晶仪表和 12.3 英寸中控屏的组合,没有用夸张的曲面屏博眼球,但操作流畅度比上一代提升明显,导航时缩放地图没有延迟。
最实用的是 Honda CONNECT 4.0 系统,语音控制能精准识别 “打开主驾窗户” 和 “打开天窗”,不像某些日系竞品会混淆指令。不过也得客观说,车机偶尔会出现连接 CarPlay 延迟的情况,这背后是本田在软件迭代上还是偏保守,不像新势力那样每周更新,但对于家用车主来说,稳定比频繁更新更重要。
皓影和 CR-V 虽然同平台,但 CR-V 的底盘调校更偏向舒适。过减速带时,悬挂能过滤掉大部分细碎震动,后排乘客不会有明显的颠簸感,而皓影则稍显硬朗。这种差异不是技术差距,而是本田的 “双车策略”—— 让 CR-V 抓家用刚需,皓影吸引喜欢运动感的用户。
从市场使命来看,全新 CR-V 承担着本田在紧凑型 SUV 市场 “守江山” 的任务,毕竟上一代 CR-V 的三年保值率能到 68%,比 RAV4 高 3 个百分点,这次换代加了三动力(燃油、混动、插混),就是为了覆盖更多预算的用户,从 19.59 万的燃油版到 26.39 万的插混版,精准卡在主流预算区间。
驾驶质感上,插混版的表现很有意思。纯电模式下续航够日常通勤,周末跑高速切换到混动模式,发动机介入时几乎听不见噪音,这要归功于发动机舱的隔音棉厚度增加了 10mm。不过短板也很明显,后备箱空间比上一代小了 50L,因为电池组占用了部分空间,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放婴儿车加行李箱会有点局促,这就是 “动力升级必然伴随的取舍”。
最后给准车主的建议很实在,如果每天通勤不超过 50km,插混版能省不少油钱,而且能上绿牌;要是经常跑长途,燃油版的 1.5T 发动机更省心,保养成本也低。现在日系 SUV 的智驾不是 “弱”,是 “稳”,CR-V 的 L2 系统虽然没有自动变道功能,但跟车、刹车的线性度比新势力更符合老司机的驾驶习惯。
未来两年,日系品牌肯定会在智驾上加速,毕竟用户要的不是 “花里胡哨的功能”,而是 “用着放心的体验”,全新 CR-V 只是一个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