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占乌兹别克斯坦汽车进口的近95%,助力新能源加速渗透中亚

2024年以来,乌兹别克斯坦汽车进口市场迎来剧变,中国制造汽车凭借价格、技术与供应链优势,在该国市占率迅速攀升至压倒性水平。

根据乌国家统计委员会发布的数据,仅5月份,中国汽车在乌进口总量中的占比高达95%。

这背后不仅反映出中亚市场对中国汽车的强烈依赖,也揭示了全球汽车供应链重构的新趋势。

中国占乌兹别克斯坦汽车进口的近95%,助力新能源加速渗透中亚-有驾

图片来源:法新社

本文是中亚产业研究“乌兹别克斯坦生意经”系列第264篇,深度介绍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及周边国家(阿富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蒙古)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中国进口占比高达95%,月度数据持续刷新

根据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20241月至5月,该国共进口18,378辆乘用车,总值3.253亿美元。

5月单月则进口6,307辆,金额达到1.116亿美元,相比4月(5,121辆,0.99亿美元)环比增长23%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中国对乌出口汽车达5,969辆,占月度进口总量的94.6%。从全年累计数据看,中国已经向乌供应15,800辆汽车,占比高达86%

新能源汽车领跑,乌市场加速“绿色转型”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电动车的崛起。

2024年前五个月,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电动汽车9,789辆,占总进口量53%以上。

这不仅反映出乌政府对环保政策的支持,也凸显中国电动车企在新兴市场布局的前瞻性。

在中国车企中,像比亚迪、哪吒、奇瑞新能源等品牌正成为乌当地市场新宠。

据非官方数据显示,比亚迪海豚和秦Plus EV的销量在塔什干等城市快速攀升,成为出租车公司和私人买家的首选。

日韩印等竞争国受挤压,市场集中度提升

相比之下,韩国与印度的市场份额出现明显萎缩。

2024年初以来,韩国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了1,882辆汽车,占比10.2%;但5月的单月交付量仅为168辆,仅为4月的一半。

印度则全年仅交付168辆,5月甚至无任何记录。

其他国家的份额更加边缘化:日本共出口122辆车,其中5月仅有约30辆;美国5月对乌出口41辆,与前四个月的总量持平;其余国家全年合计仅260辆。

市场集中度大幅提高,也反映了中国车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建立高效销售网络和本地化售后体系的竞争优势。

中亚市场成“新蓝海”

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中亚核心国家,其汽车市场正快速转型。

根据Kursiv报道,截至202561日,该国运输服务市场规模已达70.7万亿苏姆(折合约56亿美元)。

随着人口城镇化与居民消费升级,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中低价位车型的需求持续走强。

中国车企抓住这一窗口期,加快了对中亚市场的战略布局,不仅通过整车出口,还在洽谈本地装配项目。

未来,乌兹别克斯坦或将成为中国汽车走出去战略中的关键支点。

乌兹别克斯坦汽车进口格局的剧变,是全球汽车产业重心东移的缩影。

在电动化浪潮与地缘经济协同下,中国制造的加速度已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正重塑整个中亚消费生态。

作者:中亚产业研究

提示:本文著作权归原创作者中亚产业研究所有,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