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布局不等于全球风险照单全收
今年以来,中国专用车出海浪潮势不可挡。然而,随着出口量持续攀升,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壁垒、数据合规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在2025泰达论坛上,行业专家更是系统性地梳理出了中国汽车出海的八大难关。
对于专用车企业而言,如何在这场全球化征程中规避风险、稳健前行,已成为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将结合最新案例与政策,为专用车企业提供一份实用的出海避坑指南。
雷区一:贸易保护主义——高关税与技术壁垒
多国加征关税,成本优势受冲击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多国通过加征关税、提高技术标准等手段,削弱中国汽车产品的价格优势。
应对策略:面对这一趋势,专用车企业可采取市场多元化布局,逐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同时,通过本地化生产规避关税壁垒。以比亚迪为例,其宣布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在欧洲本地生产电动汽车,以更精准响应区域市场需求。专汽企业也可考虑与海外合作伙伴建立KD组装厂,既能降低关税成本,又能贴近市场需求。
技术壁垒日益复杂
技术壁垒已从单一测试发展为复杂体系认证,尤其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趋势下,不同国家和机构的要求差异巨大。从整车产品延伸至全产业链的技术壁垒,以及新兴的道德壁垒、绿色壁垒不断涌现。
应对策略:企业应提前了解目标市场认证要求,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合规性。建立专业的国际认证团队,跟踪主要市场法规变化,如欧盟的R155、R156、R171-DCAS等体系认证要求。
雷区二:数据跨境合规——出海"必答题"
随着中国汽车出海规模持续扩大,数据跨境已成为必须面对的"必答题"。全球约有146个国家出台了190余部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数据主权博弈日益激烈。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及新法规加强了数据合规要求,多国对数据本地化存储和核心数据出境要求趋严。
应对策略:
建立数据合规体系:将数据合规提升至战略层面,建立常态化的重要数据识别机制。对数据进行全面筛查、分类和分级,参照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数据本地化存储: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强调:"数据需要本地化。当然我们也会把在中国积累的车联网能力复制到欧洲,在符合法规的前提下,让欧洲用户享受到与国内相媲美的体验。"
嵌入合规流程:将数据出境合规审查嵌入内部管理流程,确保在业务活动中及时评估数据风险。在涉及重要数据出境时,主动向监管部门进行申报和安全评估。
如科华专汽的通信指挥车等涉及数据处理的专用车辆,更需提前考虑数据合规要求,确保产品设计符合目标市场法规。
雷区三:知识产权纠纷——高昂的"学费"
近年来,针对中国企业的专利诉讼明显增多,尤其是随着出口规模扩大。小鹏因钢板专利被诉、比亚迪与吉利在欧洲被诉、欣旺达在欧洲收到禁令等案例屡见不鲜。
应对策略:
提前进行知识产权布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王军雷指出,我国汽车出口持续增长,但知识产权布局却相对滞后。企业在进入新市场前,应提前进行专利排查和布局。
应对标准必要专利问题:王军雷表示:"标准必要专利问题亦不容忽视,如诺基亚起诉比亚迪等跨行业诉讼。"他同时指出,知识产权投入产出比约为1:10,但中国行业净支出逾200亿元。
建立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机制:在推出新产品前,特别是在无人机指挥车等技术密集型领域,应进行全面的知识产权风险评估,避免侵犯他人专利。
雷区四:海运短板与物流成本
滚装船运力不足
在汽车整车物流出口方面,滚装运输仍是主要方式,上半年通过滚装发运的车辆占总量的75%左右。然而,中资船公司的发运量仅占15%,全球远洋滚装船中,中资合计仅占7.6%。
应对策略:
多元化运输方式:除滚装船外,可适当考虑集装箱运输等方式。
提前规划物流资源:鉴于运力紧张局面,专汽企业在制定出海计划时,应提前与物流服务商沟通,确保运力保障。
综合考虑运输成本:在产品设计阶段考虑运输便利性,如采用模块化设计,减少运输空间。
雷区五:品牌认知与本地化不足
避免"一刀切"的市场策略
海外市场并非单一整体,东南亚、澳洲、新西兰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差异大,需精准洞察各国需求。
应对策略:
深度本地化运营:企业要将国际业务战略定义为"扎进去"而非简单的"走出去",强调必须做好产品本地化、体系本地化和心智本地化。
构建本地服务网络:汽车销售是一项伴随全生命周期的长期服务。在欧洲市场,中国车企的渠道密度影响用户信赖度,本地化深度涉及到品牌可持续性,响应速度决定口碑。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指出,销售不是简单的铺货,而是依赖于服务网络的支撑。
适应本地标准与需求:如科华专汽的环卫车、垃圾投运车等产品,应根据目标市场的气候、道路条件和使用习惯进行适应性改进。例如,针对中东地区的高温天气,需增强冷却系统;针对欧洲狭窄街道,需优化车辆尺寸。
雷区六:出口认证与政策合规
把握出口许可政策
根据商务部通知,2025年度汽车出口许可申报已采用线上形式开展。企业需登录汽车及摩托车出口许可申报系统企业端进行申报。
应对策略:
及时完成出口许可申报:企业需密切关注年度出口许可申报时间,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了解目的国市场准入:不同国家对专用车有不同认证要求,如欧盟的WVTA认证、美国的DOT认证等。企业应针对目标市场提前规划认证工作。
利用政策性保险工具: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资深研究员王东建议企业关注该公司的几项产品,一是出口贸易险中的综合险+出口前附加险;二是针对个别国家推出的特定合同保险。这些政策性工具可帮助企业降低海外风险。
专汽的出海策略建议
基于以上风险分析,专汽企业可制定以下出海策略:
市场选择策略:采取"由易到难"的路径,先从认证要求相对较低的新兴市场入手,积累经验后再逐步进入欧美等高端市场。
产品策略:推动产品平台化、模块化发展,便于适应不同市场的认证要求。在智能网联功能上采用可配置架构,根据不同市场的数据法规要求启用或禁用相关功能。
合作策略:借鉴Kia进入日本市场的经验,与当地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Kia与Sojitz集团合作,成立了由Sojitz经营的销售子公司,负责Kia在日本的PBV战略。这种合作模式可快速获得本地渠道和支持。
服务体系:不仅要输出产品,更要输出整体解决方案。如光梭未来以"电动重卡+补能设施+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推动高性能电动卡车在塞尔维亚的落地与运营创新。
结语
专用车出海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企业需要稳扎稳打、精耕细作,建立系统的风险管理和合规体系,才能在全球化征程中行稳致远。
正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资深研究员王东所指出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恰逢一个较为不利的时间节点,面临世界政策"丛林化"、全球政治"右翼化"倾向等挑战。但只要准备充分、策略得当,中国专用车企业完全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成功出海的企业,不是没有遇到风浪,而是提前学会了驾驭风浪的技巧。 希望本指南能为专用车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提供有益参考,助力中国专用车在全球市场稳健前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