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售价29万的领克900全尺寸SUV为何备受瞩目?这款车型的发布引发了抢购现象,导致预订系统服务器在极短时间内崩溃,直至4月29日上午才逐步恢复正常。
在4月29日的媒体见面会上,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及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用数据回应了行业内的核心关注点。这位领克销售团队负责人以“此次定价策略的创新力度”作为开场,坦诚地表示:“相比之前稳健的市场策略,这次我们采用了更直接符合市场预期的定价方法。”
谈到市场表现时,林杰展示了精准的用户分布:主力车型2.0T Ultra版本占据大多数订单,其次是2.0T探索版,需求相对稳定,而至于Halo版本,他则打趣说道“少得寥寥无几”。
更值得关注的是用户构成:超过半数订单来自想要升级或更换车型的群体,其中豪华品牌车主的转换率尤其显著。数据显示,每三位下单用户中至少有一位来自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阵营。
领克900无疑正以“入门即顶配”的战略,重塑中大型SUV的定价规则。
关于领克900与领克09的定位差异,林杰展现了明确的战略眼光:“领克09在性能和安全性上获得了用户认可,但在当时竞争环境下,我们在智能化及空间体验方面尚有不足。”他继续说道:“领克900的出现旨在解决这些痛点,通过SPA Evo架构实现‘代际跨越’,从而定义领克的智能豪华新标准。”
对于两款产品的协同关系,林杰以“兄弟登山”作比喻:“领克09会专注于大五座市场,并继续服务预算有限的客户;而领克900则定位于新区间,两者瞄准各自市场,共同发力。”他特别强调:“这种策略不是零和竞争,而是确保每个产品在细分市场上达到最佳表现。”
面对新势力品牌的挑战,林杰展示出技术上的自信:“昨晚有媒体朋友提到,我们的底盘和车身安全在短期内难被超越。这些核心技术是十年磨一剑的成果。”他同时指出:“在智能化体验方面,我们保持开放态度,既坚守品质底线,又加快数字创新。”
作为领克与极氪合并后的首款车型,外界对领克900在极氪科技集团中的角色充满关注。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曾表示,领克900是集团全力打造的旗舰级产品。
对于安总所提到的“竭尽全力”态度,林杰首次揭示了关键决策的内幕:“原本英伟达Thor芯片计划用于其他车型,但整合极氪资源后,我们决定首先为领克900搭载。”这一决策的连锁效应远超外界预期:“我们的做法需要调整其他车型开发速度,并协调中央智驾研究院的资源,加快推进H7方案的应用。”
领克900的推出,不仅是对大型SUV市场需求的回应,更是领克品牌对细分市场深刻理解的体现。
众所周知,领克的每款车型都有鲜明的“车格”,使其每款产品都拥有“忠实粉丝”。这很领克,已成为品牌独特魅力的代名词,在介绍领克各车型时,“用户”是被提及最多的词。
那么,用户在领克900开发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领克900是如何与目标用户共同创造的?这是业界关心的另一话题。
林杰首次透露了领克900产品研发思维的转变:“过去我们总是研究竞品的配置,现在更关注深入了解用户需求,进行前瞻性设计。”他以旋转座椅设计举例说明:“这种创新来自于用户的场景需求,使车内空间更加灵活,满足更多使用场景。”
此外,“天地门”的设计也是为了应对实际问题,尤其是大车在狭窄停车位中打开后备厢的不便,而“天地门”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增加了实用性的可能,比如钓鱼时的灵活使用。
一位叫做波哥的领克09用户就是这种互动的典型代表。他与领克的沟通非常频繁,几乎每两天就会反馈一些使用中的建议。这意味着领克与用户的共创,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座谈会,而是在日常交流中深入开展。
这也正是林杰提到的领克式用户共创:领克的用户既是“体验官”,也是“情报员”。他们会建议“某竞品功能值得借鉴”,并直言道“那款车没有宣传的那么好,领克可以做得更好。”
此外,领克还建立了包括用户理事会、领地伙伴理事会、数字化理事会和产品理事会等独特组织架构。例如,产品理事会由资深车主组成,帮助工程师区分“必要配置”与“伪需求”;数字化理事会相当于车机系统的“民间监理”,直接参与座舱系统开发路线图的制定;领地伙伴理事会则由全国超过一万家门店构成,车主凭钥匙享有专属权益。
显而易见,领克与用户的关系始终基于相互成就与共同成长。每一位车主、每一位Co客都是领克的宝贵资产。他们不仅是产品的使用者,更是品牌的参与者和共创者。
不可忽视的是,领克900的面世前后已有诸多竞品相继进入市场,它们皆不容小觑,势能在细分市场分得一杯羹。这种情况下,领克900确立了怎样的销量期望?这是领克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每个人都想成为冠军,但我们更看重持续发展。”谈及销量预期,林杰给出了清晰规划:“现阶段目标锁定细分市场前三,这个定位既表现进取精神,也保持战略稳定。”他特别强调新销售体系的优势:“直销与代理模式摒弃了压库迷局,全国统一定价配合透明的销售政策,让用户真正实现‘闭眼下单’。”
除了应对现有竞争,领克对市场趋势的预判同样值得关注。公开数据显示,当下5米以上大型车市场正以年均15%的增速扩张,与中国城镇化进程和家庭结构变化形成强烈共鸣。“过去买车主要是为解决出行问题,而现在,很多人真正把汽车视为‘第三生活空间’。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普及,让车内停留的时间大幅增加。”林杰分析道,这些变化正推动汽车从单纯的代步工具向移动生活空间进化。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碰撞中,领克展现出了独特的演变路径。曾几何时,欧系设计强调性能与安全的技术理性,如今则融入更多中国式智慧。领克早期的产品采用“以驾驶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中控屏甚至偏向驾驶员一侧。但现在,这种想法发生了显著变化,整体设计更加重视乘员的舒适性与智能化体验。
在谈及未来产品规划时,林杰透露将建立覆盖A级到D级的完整产品矩阵,既坚守主流市场,也在高端领域寻求突破。这种战略布局背后,是一个本土品牌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自我进化:保持国际视野的技术底蕴,同时精准把握中国市场的独特动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