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企的芯慌:荷兰这记回旋镖,打疼了谁?

一场本以为即将平息的风波,为何仍在欧洲汽车业的心头盘旋不去?

明明芯片出口的闸门已经重新打开,但全球汽车生产线却依旧笼罩在停产的阴影之下。欧洲的车企高管们,嘴上说着“极具挑战”,心里却比谁都清楚,问题的根源,早已不是单纯的供应链那么简单。

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上演的这出大戏,本想展示一番肌肉,却不料被大洋彼岸的一句话戳破了皇帝的新衣,所谓的“必要性”瞬间变得无比尴尬。

欧洲车企的芯慌:荷兰这记回旋镖,打疼了谁?-有驾

谜底其实就藏在一个看似内部的矛盾里:安世荷兰,掐住了安世中国工厂的晶圆命脉。

这才是欧洲汽车制造商们真正夜不能寐的原因。

尽管中国方面已经放行,但只要源头的水龙头——安世荷兰——不拧开,下游的焦虑就永远无法解除。早在10月底,这场“断供”的威胁就已经发出,当时中方工厂的回应是库存尚能支撑到年底。

可年底转眼就到时间,正在变成最奢侈的东西。

欧洲车企的芯慌:荷兰这记回旋镖,打疼了谁?-有驾

倒计时一旦结束库存耗尽,全球汽车产业链的震动恐怕在所难免。欧洲车企们不得不一边紧盯荷兰的动向,一边焦头烂额地寻找备用方案。

事情正在起变化压力之下,转机也在浮现。

据说安世的东莞工厂已经开始在国内寻找新的晶圆伙伴,包括无锡新洁能、杭州士兰微、扬州扬杰在内的多家本土企业,都有可能成为新的供应商。

说到底这场由荷兰一手挑起的混乱,责任完全在荷方。中方也早已明确表态,谁惹的麻烦,谁就该承担后果。

欧洲车企的芯慌:荷兰这记回旋镖,打疼了谁?-有驾

嘴上说着要恢复完整控制权”,荷兰经济大臣在社交媒体上的表态听起来诚意满满。

但行动呢?迟迟未见。

这种口头上的示好更像是一种姿态。一边申请派专员来协商,一边却在背后继续着小动作。欧洲的同行们都看在眼里,荷兰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戏码,无异于玩火。

欧洲车企的芯慌:荷兰这记回旋镖,打疼了谁?-有驾

所谓的国家安全不过是用来掩人耳目的借口。其本质,是心甘情愿地充当别人的“马前卒”,让咬谁就咬谁。

只是这回的算盘打错了。

本想为别人两肋插刀以表忠心,结果反被捅了两刀,刀刀都扎在自己和欧洲盟友的要害上。这出戏演到今天这个地步,荷兰失去的不仅是商业利益,更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信誉。

(参考信息来源:《不装糊涂了?欧洲车企还是担心:安世荷兰不给中国工厂晶圆》媒体来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