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汽车最近的日子可不算太好过,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从最新的销量报告中就能看出些端倪,2025年10月,本田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只有59886辆,比去年同期的75440辆少了整整20.62%,如果拉长时间维度来1到10月的累计销量也下滑了20.48%,从去年的663626辆锐减到今年的527740辆,说实话,这些数字挺扎眼,这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呢?
其实本田还得仰仗传统燃油车撑场子,可燃油车市场早已不是那个“高枕无忧”的乐土了,这点懂行的都清楚,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尤其是在价格战以及智能化的双重助推下,已经让像本田这样的国际品牌在燃油车领域失去了不少优势,就拿9月份的销量数据来说吧,本田中国销量最好的三款车是本田CR-V、雅阁、皓影,它们的零售销量分别是1.43万辆、1.32万辆和9954辆,虽然在统计表上还能排得上号,但相比几年前的辉煌,这表现也不够“得劲”了,其他车型,比如英仕派和思域更加惨淡,5153辆和4035辆的数字甚至连万辆都没越过,而奥德赛和型格就更甭提了,分别只有1606辆和1186辆,这些数字摆在那,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捉襟见肘。
说到这里,咱不得不提一下电动车领域,这几年,自主品牌和新势力们在新能源赛道上跑得真是“飞起”,本田也不是没有布局,毕竟谁都知道,新能源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嘛,它们先后在中国市场推出了e:NS1、猎光e:NS2、e:NP1极湃1、e:NP2极湃2,还有广汽本田P7和东风本田S7这些纯电动汽车,,这些车普遍市场表现一般甚至有些冷清,比如9月份的数据,e:NP2极湃2只卖了735辆,东风本田S7也才400辆,至于广汽本田P7和猎光e:NS2,那销量更是分别只有196辆和186辆,看得人心里直犯嘀咕,这电动车不应该卖得更火吗?
其实背后大环境也能解释这事儿,理想、问界这些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它们是真的懂年轻人喜欢什么,注重用户体验和智能科技应用,而本田这方面就显得有点落后了,更别提本田还要面对传统燃油车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的局面,国内外的车市都在变得越来越难“熬”,所以它在华的销量会一路走低也不奇怪。
更别提芯片供应的问题了,这玩意从去年断断续续折腾到现在,本田也深受其害,11月7日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就能看出来,本田汽车单季经营利润还算稳固,有1939.7亿日元,可全年日子就不太乐观了,说实话,本田自己也没信心了,直接把全财年的经营利润预期从原来的7000亿日元调低成了5500亿日元,整整减少了1500亿日元,而这并不是本田唯一的“调整”,它对全球集团零售销量也不再那么乐观了,从362万辆调整成了334万辆,尤其是亚洲市场,更是从109万辆预期调到92.5万辆,这可不是一星半点的缩水数,至于日本市场倒是没啥变化,稳着60万辆不动。
再说新能源战略的调整,也能看出本田想要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决策,它原计划在2030年让电动汽车的销售占比达到30%,现在直接砍掉了10个百分点,目标变为20%,同时暂停部分电动汽车车型的研发工作,这个决策呀,不懂车市的人可能会觉得有点仓促,但从行业角度看却不意外,因为在目前的竞争环境下,贸然投入太多资源到一个产出不确定赛道,其实就是风险。
本田现在站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这种时候,说悲观也不算,但直白来讲,能否妥善应对市场变化才是关键,品牌影响力虽在,但要通过调整策略和充分利用自身产品基底来实现新的突破,可不是简单增加几个车款那么简单,如何在智能化和新能源领域加速布局并推出真正有吸引力的产品,这就是本田汽车未来几年最紧迫的任务了,至于能不能再现辉煌,现在还不好说,但无论如何,那总有机会的,对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