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财险巨亏背后是战略赌注

比亚迪财险去年收入暴增409%,但却亏掉了1.69亿元。这两个数字放在一起,乍一看,实在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一边是营收翻了四倍多,另一边却亏得比前年多了将近1.5亿元。这不禁让人想问,比亚迪到底在搞什么?车卖得好好的,怎么保险这块突然“玩砸”了?更别提,支付比亚迪事故车辆维修费就花出去5000多万,这数字也挺吓人。赔钱赚吆喝?乱扩张?还是另有隐情?

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一步步来拆。

说实在的,仅看数据确实容易被吓住。2024年,比亚迪财险的营收从2023年的不到5000万飙升到2.41亿,增长了409%。光这个增长率,放在整个财险行业里,能稳稳排头名。可问题是,利润这块也很“炸眼”:两年亏损直接从1900万扩到1.69亿,这么一对比,翻台账的手都得抖一下。这还没完,财报里提到的车险业务承保利润,直接亏了3.01亿。都说新能源汽车利润薄,但这也太“肉眼可见”了吧?

不过,光看这些数字,我们很难看明白背后的门道。亏钱亏在哪了?有没有可能是“战略性亏损”,其实没看上去那么危险?先捋捋收入和成本的账。2024年,比亚迪财险的车险原保费收入是13.5亿,赔款支出1.28亿,听着赔付率不算高,但别忘了,还有提取的保险责任准备金,直接提了14.06亿。也就是说,虽然表面上看赔付不高,但这部分“未来可能要赔的钱”,已经提前预备出来了。所以,这账上就少了一大块利润。

其实,保险行业本来就这样,尤其是车险业务,前期要赔钱是常态。原因挺简单:车险讲究规模效应,头几年主要靠抢市场、砸份额,竞争白热化的时候,优惠、补贴、赔付都往上走。尤其是比亚迪财险这种“新手”,2023年才刚刚转型,2024年是第一次完整跑车险业务,这个阶段亏损更是免不了。你看那些大牌保险公司,当年转型做车险的时候,不少早期也亏得惨兮兮。

再说个隐形“成本”。比亚迪财险是比亚迪汽车的全资子公司,2024年全年光给自家车主的事故车辆维修费用就支付了5172万。这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还是比亚迪内部的关联交易,维修成本、服务定价这些,都是走账细算出来的。直白点讲,虽然账面上看着亏了,但维修的钱还是留在“自家人”手里了。再加上保险行业的收入确认方式,很多保费今天收了,但可能得几年后才能真正“消化”成利润,所以现在亏,未必是长期亏。

不过话说回来,车险这块的亏损也确实能看出来点行业趋势。比亚迪财险主要是围绕自家车主做车险服务,但新能源汽车的车险赔付率一向比燃油车高。原因在于,新能源车维修成本本身就高,尤其是涉及电池、电控这些核心部件的时候,动辄就大几万甚至十几万。而车险行业定价体系还没完全跟上新能源车发展的节奏,保费算得低,赔付却扎扎实实,难免有点“亏本赚吆喝”的意思。

比亚迪财险巨亏背后是战略赌注-有驾

那其他车企的情况呢?其实也差不多。像特斯拉,前些年在北美推出自营保险的时候,头几年也是赔着钱在跑。而国内的新势力,比如蔚来、理想,也都在往保险服务里加码。总体趋势就是:新能源车企越来越重视保险,不再满足只靠第三方保险公司切蛋糕,而是想自己下场参与。背后的逻辑很简单,车险是高频消费,每年都能收一笔钱,而且和车后市场绑定得很紧,只要车企能把维修、服务这些链条打通,早期亏点钱,后期是有机会收回来的。

问题是,亏钱的风险谁兜?像比亚迪财险这种新起步的公司,资产负债率并不高,2024年末是34.68%,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超过了1000%,短期内“翻车”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条路并不好走。一方面,车险市场竞争激烈,定价战、服务战已经打得不可开交;另一方面,新能源车的事故率、维修成本、长期风险还不够稳定,未来还可能有政策和技术变数。换句话说,这是一场“赌长期未来”的游戏,谁都不敢拍胸脯说一定赚。

所以,比亚迪财险的这组“离谱”数据,看着是吓人,但拆开来看,其实有它的逻辑。亏损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它换来了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维修费用看着高,但一部分是“左手倒右手”,并没有真正流出去。最重要的是,比亚迪并不是在乱花钱,而是在抓机会。车险这块蛋糕看上去不大,但它背后连着的是整个新能源汽车的生态链,谁能把这个链条串起来,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亏损可以无止境地持续下去。比亚迪财险现在需要解决的,是把高赔付率、高成本慢慢降下来,同时让自家车主在用车体验上更有黏性。未来几年,是它试错和调整的关键窗口期。如果把握得好,这笔“看上去挺亏的账”,可能会在未来变成一桩稳赚不赔的生意。

所以,别光盯着表面数字看热闹。一个新手上路,总要交点学费。关键在于,方向对不对,步子迈得稳不稳。比亚迪财险的这步棋,看着险象环生,但走到最后,很可能就成了它和其他车企拉开差距的关键一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