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这波降价潮来得凶猛,6.38万起的秦PLUS DM-i、7.98万的秦L DM-i,动辄一两万的优惠幅度,看得人眼花缭乱。表面上看是消费者捡了大便宜,可这背后藏着多少套路?车企们玩价格战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些刚原价买车的消费者,现在心里是什么滋味?
这年头买车跟买股票似的,今天刚提车,明天就贬值。厂家搞限时促销,美其名曰让利消费者,实际上就是把老车主当韭菜割。那些省吃俭用攒钱买车的老实人,转眼间就亏了好几万,找谁说理去?更可笑的是,4S店的销售们还在朋友圈刷屏"史上最低价",生怕刺激不到老车主。
看看这些降价车型的配置表就明白了,所谓的"智驾版"有几个是真智能?55公里的纯电续航,在城里转两圈就得充电,这不是糊弄人吗?还有那些标着"限时补贴价"的幌子,说白了就是先抬价再打折的老把戏。车企们把消费者当傻子耍,可偏偏就有人吃这套,排着队去当韭菜。
更恶心的是金融套路。低首付、零利息听着很美,可算下来总价反而更贵。4S店的销售们个个都是心理学大师,把"现在不买就亏了"的话术玩得炉火纯青。普通老百姓哪算得清这些弯弯绕绕?最后还不是被忽悠着多掏钱。
说到底,这场价格狂欢就是场精心设计的饥饿营销。车企们打着"惠民"的旗号清库存,地方政府拿着纳税人的钱补贴车企,最后埋单的还是老百姓。那些真以为捡到便宜的消费者,过几个月就会发现:新款又要上了,你的车又该降价了。
什么时候买车能像买白菜一样明码标价?什么时候消费者能不被当韭菜割?与其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促销把戏,不如老老实实把质量做好、把服务做实。可惜啊,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认真做产品的企业反而成了异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