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 2025 北京摩展时,有款车跟前围了三层人。不是啥动辄几万的进口大贸,就是凯威刚出的 MBP C150Mate。有人拿着配置单算来算去:“带 TCS 和加热手把,这价格以前想都不敢想。”
确实,现在复古踏板市场挤得厉害。但这款车偏要在 1 万元价位搞 “十增一减”—— 加了一堆实用配置,却把价格减到让人意外。这到底是搅局,还是真能给骑车人带来实惠?
先看最实在的安全升级。它带了双通道 ABS,急刹车时轮子不容易抱死。更贴心的是可关闭的 TCS,下雨天人多的时候打开,能防止打滑;要是想在空旷地方撒欢,关掉也方便。
还有两个细节特别戳人。边撑没踢到位就开不了车,避免了停车不稳摔车的尴尬。双拉线油门也很实用,就算一根线出问题,另一根还能撑着,安全感直接拉满。
冬天骑车的都知道,手冻得发麻有多难受。这款车的加热手把有 3 档调节,刚出门用高档,暖和过来调中档,全程手都是暖的。按键也比普通车型长一点,戴厚手套按也不容易错。
无钥匙启动现在不新鲜,但它连座椅都能一键打开。买完菜腾不出手?按一下就开,放东西特别方便。这些小设计,真像是天天骑车的人琢磨出来的。
让人惊喜的是它还轻了不少。后扶手从钢管换成铝合金,一下子轻了 37%。别小看这点重量,停车挪车的时候,女生也能轻松搬动。
外观上,它把复古和现代结合得挺巧。用的是汽车级的巴斯夫烤漆,三层工艺,就算经常晒太阳淋雨,几年下来颜色也不容易变。
颜色选了绅士黄和拿铁咖,都是那种看着舒服又不容易过时的色调。骑在路上,既不会太扎眼,又能看出点品味。
灯光设计也花了心思。流水装饰灯不光好看,在车流里更容易被注意到,安全性又加了一分。LED 透镜大灯亮度够,21W 的远光就算下点雾霾,也能照得挺清楚。
它把油箱挪到了前面,这招挺聪明。坐的地方变宽敞了,放个包或者购物袋都方便。而且重心更稳,骑起来感觉更踏实。
拿它跟同类型的维多利亚 150Si 比一比,差价 4000 元。虽然油箱小了点,功率差了 1kW,但多了 TCS 和加热手把这些实用配置。对于每天通勤的人来说,这些配置可能比那点功率差异更实在。
油耗也让人满意,百公里大概 2.3 到 2.9 升。7 升的油箱,加一次油能跑 280 公里左右。平时上下班,一周加一次油就够了,不用老惦记着找加油站。
它的发动机是两气门的,13.7N・m 的低扭输出很适合城市骑行。在市区里走走停停,起步加速都很轻快。毕竟大多数人骑车,也不会天天跑到极速。
以前骑这种车,总担心头盔没地方放。这款车预留了快拆尾箱接口,装个尾箱就能放下四分之三盔,解决了大问题。
760mm 的座高对小个子特别友好,160cm 的人骑上去,双脚能稳稳着地。座椅的腰靠设计也舒服,长时间骑下来,腰不会太酸。
下雨天也不用太担心,TCS 系统和正新半热熔胎配合得不错。就算路面有点滑,车子也能稳稳当当的,心里更有底。
能做到这样的性价比,跟它自建工厂有关系。省去了代工环节,成本就降下来了。这才敢在加配置的把价格定得这么有诚意。
它一上市,不少竞品都跟着降了价。有款车 48 小时内就降了 3000 元,这在以前可不常见。说到底,受益的还是骑车的人。
算个简单的账:ABS、TCS、TFT 仪表这些配置加起来,除以价格,凯威这款车的指数是 2.1,比行业平均的 1.4 高出不少。也就是说,每花一块钱,能买到的配置更多。
当然,还有些地方值得期待。比如中后段加速能不能再优化一下,ABS 的调校还有没有提升空间,五段可调的后减震在非铺装路面表现怎么样。这些都得等更多人骑过之后才知道。
可以肯定的是,3000 元左右的价差,可能会让一些二线品牌面临压力。未来市场格局说不定会发生变化。
这款车的出现,其实是给行业提了个醒:与其堆一些不实用的参数,不如多听听用户真正需要什么。
最后想问一句:我们骑车,真的需要多用不上的动力吗?或许,一款价格实在、配置贴心、骑着舒服的车,才是大多数人的心头好。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