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道路设计的问题时,我们通常会首先参考设计规范。其中,红绿灯的设置条件就是一个关键要素。
以《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为例,其第7章道路与道路交叉中的第7.2节平面交叉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请见下图:
总结来看,对于干路交叉口,无论是主干路之间的交叉还是与次干路的交叉,通常都推荐设置信号灯。而在干路支路交叉口,如主干路与支路、次干路与支路、支路与支路的交叉,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哪种交叉口形式。
在《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中,对上述的“具体情况”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5章设置条件部分。请见下图:
这些规范条文对交叉口的流量和事故条件都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列举这些规范内容,主要是为了阐明交叉口设置信号灯的逻辑:首先确定交叉口的存在,然后根据其条件来决定是否设置信号灯,以优化交叉口的服务水平。
回到题目中提到的红绿灯间距问题,实际上这主要涉及到两个交叉口的间距。在设计中,我们更习惯讨论交叉口间距,而不是红绿灯间距。
接下来,我们参考《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中关于城市交叉口间距的要求:
规范要求各类交叉口的最小间距“不宜少于150m”。这里使用了“不宜”而非“不应”,意味着这个150m是一个建议值,有一定的商量余地。这主要是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城市规划和道路形态。例如,老城区或路网密度较大的一线城市中心区可能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都不会低于100m,这是为了确保红灯排队等候的长度。如果距离过短,车流倒灌到上一个红绿灯口,会对交通造成严重的冲击。
至于题主提到的越秀区,作为广州相对较老的城区,个别路口间距较小是正常现象,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但题主所说的10m、20m就有一个红绿灯的情况则显得不太合理。以10m为例,这个距离甚至小于两个停车位背靠背时的长度,这在现实中似乎不太可能。
我查看了越秀区的地图,最窄的两组红绿灯间距也有60m。因此,我很好奇题主所说的10-20m间距的两组红绿灯具体位于哪里?能否分享具体位置,以便我们共同研究探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