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挺有代表性的,那就是日产汽车把他们位于日本横滨的全球总部大楼给卖了。
一听这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日产是不是不行了?
连老家的房子都保不住了?
一个世界级的汽车品牌,怎么会走到卖大楼这一步?
这事儿背后,其实没那么简单,它既是一次迫不得已的财务操作,也折射出整个传统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巨大阵痛。
咱们先说说这个“卖大楼”具体是怎么回事。
这并不是说日产员工打包走人,公司要搬家了。
他们用的是一种在商业上很常见的做法,叫做“售后回租”。
通俗点讲,就好比你手头紧,急需一笔钱,就把自己的房子卖给一个人,立刻拿到一大笔房款。
但你还想继续住在这,于是就跟新房东签了个长期的租房合同,以后每个月给他交房租。
日产干的就是这么个事儿。
他们把大楼卖给了一家叫MJI Godo Kaisha的公司,拿到了差不多970亿日元,换算过来大概是6.33亿美元。
然后,日产反手就跟新业主签了20年的租约,员工们还是在老地方上班,一切照旧。
这么一倒腾,日产的账上立马多出了一笔大约4.83亿美元的利润。
那么问题就来了,日产为什么这么缺钱,非要用这种方式来筹钱呢?
答案就写在他们的业绩报告里,那数字看得是真让人揪心。
根据他们公布的数据,光是今年上半年,日产的营业亏损就达到了277亿日元,差不多1.81亿美元。
更让人担忧的是,他们自己预测,到2025财年结束时,全年的营业亏损可能会扩大到2750亿日元,也就是惊人的18亿美元。
这么大一个窟窿摆在面前,任何一家公司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
所以,卖掉总部大楼换来的这笔钱,对眼下的日产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救命款”,能解燃眉之急。
这笔钱打算怎么花呢?
日产也说得很明白,要全部投进一个叫“重塑日产”的计划里。
这个计划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公司重新振作起来,主要干两件事:一是升级改造那些老旧的生产设备和工厂,提高效率;二就是为未来的新产品研发提供资金支持,也就是造新车。
说白了,就是把固定资产变成现金,再把现金投到能直接产生效益和决定未来的地方去。
聊到这里,我们可能更关心的是,一个曾经以“技术日产”著称、造出过GT-R这种传奇跑车的巨头,怎么就混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这背后是很多复杂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首先是内部问题。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几年前那场轰动全球的“戈恩事件”。
他们的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被捕,然后上演了一出堪比好莱坞大片的“胜利大逃亡”。
这件事对日产的打击是深远的,它不仅仅是一个高管的丑闻,更是把公司内部长久以来的管理混乱、派系斗争和与合作伙伴雷诺之间的矛盾,赤裸裸地摆在了全世界面前。
从那以后,日产就陷入了一种长期的战略迷茫期,决策效率变低,内部整合困难,错过了很多关键的发展机会。
而比内部问题更致命的,是外部市场的天翻地覆。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变化实在是太快了。
就在日产还在为削减成本、处理内部矛盾而头疼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时代。
你现在去中国的商场里看看,那些新开的汽车店,十有八九都是比亚迪、蔚来、理想这些国产品牌。
他们卖的车,跟传统汽车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
超大的中控屏幕、流畅的智能车机系统、能跟你对话的语音助手、越来越好用的辅助驾驶功能,这些都成了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买车时非常看重的点。
汽车正在从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一个“长了轮子的智能手机”。
反观日产,这些年在中国市场最能打的还是谁?
是轩逸。
这款车确实是好车,省油、舒适、空间大,几十年来积累了极好的口碑,每个月销量都很高。
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除了轩逸,日产在中国市场好像就拿不出第二张、第三张同样有分量的牌了。
当竞争对手们都在大谈特谈自动驾驶、智能座舱、800V快充平台的时候,日产的产品在科技感和智能化体验上,就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这种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而是隔了一个代差。
消费者走进4S店,一边是充满未来感的智能电动车,一边是设计和配置都略显传统的燃油车,选择的天平会向哪边倾斜,结果可想而知。
日产虽然很早就推出了纯电动车“聆风”,算是电动化的先驱之一,但后续的步伐太慢了,没有及时跟上中国市场的节奏,结果被一众中国新势力们轻松超越。
所以,这次卖掉总部大楼,可以看作是日产被逼到墙角后的一次断腕求生。
他们的高层也意识到了,光靠关工厂、裁员这种节流的办法已经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了,必须要在产品上、在技术上进行一次彻底的革新,重新夺回市场。
日产的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虽然对外表示公司“正稳步走在复苏的道路上”,但卖楼这个动作本身,已经足够说明情况的严峻性。
他们现在把宝押在了未来,计划到2027年推出一大批全新车型,希望能用新产品来打一场翻身仗。
不过,这条自救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今天汽车行业的竞争环境,已经和十年前完全不同了。
牌桌上的玩家变了,玩法也变了。
日产卖楼换来的这笔钱,就像是给一辆快没油的老赛车加了一箱油,能不能让它在新的赛道上追上那些动力强劲的新对手,现在谁也说不准。
这不仅仅是日产一家公司面临的挑战,也是所有传统汽车巨头们在这个变革时代共同的课题:如何放下过去的辉煌,真正拥抱一个由电力和数据驱动的未来。
这栋被卖掉的横滨总部大楼,就像一个时代的注脚,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巨人的挣扎与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