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日产汽车被曝出一系列严重的财务和经营问题,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梳理:
1. 裁员与亏损
2025年4月,日产新任CEO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上任后,迅速推行了一系列降本举措,包括全球裁员2万人,关闭7家工厂。裁员人数比原定计划扩大了一倍,约占总人数的15%。日产在2025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透露,预计4-6月营业亏损为2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9.3亿元。这意味着日产每天亏损约1.1亿元人民币。
2. 供应商货款问题
日产内部文件显示,公司计划拖欠供应商货款,将原定6月支付的款项推迟至8月15日,部分款项甚至推迟到9月。这是日产今年第二次要求延期付款。2024年3月,日产曾因非法扣除36家供应商的部分款项被调查,涉案金额约30亿日元。此次拖欠货款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供应商的困境。
3. 债务与评级
截至2025年3月,日产持有现金及其等价物为2.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93亿元,但同期有7000亿日元的债务即将到期。三大评级机构已将日产的债务评定为“垃圾”级别。日产的财务状况恶化,自由现金流为负5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负273亿元。
4. 自救与合作
日产希望通过裁员、关闭工厂等措施削减5000亿日元的成本。此外,日产还计划出售横滨总部大楼。本田CEO三部敏宏透露,本田与日产已正式重启合作磋商,双方将在电动车领域推进合作。
5.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中国是日产的第二大市场,曾一度超过丰田。然而,由于转型不及时,日产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从巅峰期的156万辆跌至2024年的69万台。尽管面临困境,日产仍寄希望于中国市场,希望通过调整策略恢复市场份额。
日产汽车目前面临的困境,包括巨额亏损、裁员、拖欠供应商货款以及债务评级下降等,使其被外界称为“车圈恒大”。这一称呼源自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言论,他指出汽车产业中已经出现了类似恒大的潜在风险。尽管日产正在采取一系列自救措施,但其未来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