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热闹的事儿,主角是咱们都非常熟悉的丰田。
说起丰田,大家伙儿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八成就是“皮实耐用”、“省油省心”。
它就像一个稳重可靠的老大哥,不追求花里胡哨,但总能给你最踏实的陪伴。
可就是这么一个“老大哥”,最近好像有点坐不住了,给他旗下的热销SUV卡罗拉锐放,来了一次让人大跌眼镜的“整容手术”。
最新的申报图一放出来,网上立马就议论开了,很多人都纳闷,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丰田吗?
这前脸的设计也太挑战大家的审美了吧,甚至有人直接用了“怪异”这个词。
那么,丰田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是设计师灵感突发,还是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中国市场,一次不得不做的改变呢?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这新款卡罗拉锐放,看看它到底变在哪儿,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门道。
首先,咱们必须把目光对准这次变化最大的地方,也就是车头。
现款的卡罗拉锐放,大家在马路上应该都见过,一个大大的黑色梯形中网,像一张咧开的大嘴,虽然谈不上多惊艳,但至少四平八稳,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是台传统的燃油车。
可是新款呢,那真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它几乎把原来那个标志性的“大嘴”给取消了,换上了一副非常接近新能源电动车的设计。
整个车头上半部分变得非常封闭,只有一条细细的黑色装饰条,像一根扁担,挑起了两边变得更狭长、更犀利的大灯,形成了一种现在很流行的贯穿式效果。
真正的进气格栅呢?
被压缩到了保险杠的最下方,成了一个面积不大的梯形小口子。
这种设计,咱们在很多国产新能源车上都能看到,比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等等,它们的车头都喜欢做得光溜溜的,因为电动车不需要大面积的进气口来给发动机散热,这样做不仅能降低风阻,还能让车子看起来更有科技感和未来感。
那么问题就来了,丰田为什么要这么干?
说白了,它就是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市场的巨大压力。
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风向标早就变了。
国产新能源车企在设计上一个比一个大胆,一个比一个前卫,它们成功地教育了市场,让消费者觉得,封闭式的前脸就代表着先进和潮流。
丰田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巨头,它不可能看不到这个趋势。
所以,这次改款,本质上是丰田在审美上向中国消费者的一次主动示好,甚至是“妥协”。
它想让卡罗拉锐放这台传统的燃油车和混动车,看起来不那么“油腻”,更贴近“电动化”的潮流。
但这就造成了一个挺尴尬的局面:卡罗拉锐放毕竟不是纯电动车,它的发动机还需要呼吸、需要散热。
所以它不能像纯电车那样把前脸完全封死。
这就导致了现在这个有点拧巴的设计,上半身努力模仿新能源车的简洁,下半身又不得不保留燃油车的进气口。
这种折中的方案,就像一个平时穿西装打领带的严谨大叔,突然换上了花衬衫和紧身裤,想努力融入年轻人的圈子,但总让人感觉哪里不太对劲,也难怪很多人会觉得“怪异”了。
当我们把视线从争议巨大的车头,挪到车身侧面和车尾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几乎没怎么变。
车身侧面的线条、轮廓,包括车门和窗户的造型,基本上就是从现款车型上原封不动地搬过来的。
熏黑的后视镜、最普通的门把手、车门下方的黑色防擦条,这些元素都得以保留。
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丰田这次改款的算盘打得非常精。
在汽车制造领域,改动前后保险杠、换个大灯组,这些塑料件的模具成本相对较低,而要改动侧面的车门、翼子板这些金属覆盖件,那可是需要重新开发昂贵的冲压模具,成本非常高。
对于一次目标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保持市场热度的中期改款来说,只动“头”和“尾”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如今这个内卷严重的中国市场,即便是家大业大的丰田,也得开始精打细算了,力求用最小的成本,换来最大的市场关注度。
车尾部分更是将这种“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发挥到了极致。
如果不拿着放大镜仔细对比,你甚至很难发现新款和现款有什么差别。
那个造型平平无奇的分体式尾灯,依旧在那里,没什么设计感,晚上点亮后也缺乏辨识度。
后保险杠的设计也基本没动,大面积的黑色塑料护板,底下再加一块银色的装饰板,试图营造出一点层次感和所谓的“野性”。
这种做法,往好了说,是保持了车系设计的传承和一致性;但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缺乏新意,甚至有点偷懒了。
要知道,现在我们的国产品牌在车尾设计上玩得有多花哨,贯穿式尾灯、动态点亮效果、各种复杂的灯腔结构,已经成了很多车型的标配。
相比之下,丰田的这个车尾,就显得过于保守和沉闷了。
当然,外观只是面子,车里面的“里子”怎么样,才是咱们老百姓更关心的。
虽然这次申报图没有公布内饰,但根据海外版车型和丰田一贯的作风,我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预计中控台的大屏幕尺寸会从现在的9英寸升级到10.1英寸,车机系统在智能互联功能上可能会有一些小小的提升。
但是,我们要清楚,这种“提升”是和丰田自己比。
如果把它放到整个中国市场的大环境里,和我们的国产车一比,那差距可能就非常明显了。
现在十几万的国产车,车机里都用上了高通骁龙的旗舰芯片,屏幕操作起来跟我们的智能手机一样流畅,语音助手聪明得能跟你聊天,还能控制车里几乎所有的功能。
而丰田的车机,大概率还停留在“能用”的阶段,UI界面可能还是几年前的风格,语音控制也只能执行一些简单的命令。
这种体验上的代差,已经不是换个大点的屏幕就能弥补的了。
至于空间,新款的长宽高和轴距数据(长宽高4460/1825/1625mm,轴距2640mm)和现款一模一样,一个毫米都不差,所以车内的乘坐空间和后备箱空间,也自然不会有任何变化,依旧是那个“够用就好”的水平。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它的核心部件——动力系统。
根据目前的信息,新款卡罗拉锐放将继续使用现款的那两套动力。
一套是2.0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171匹;另一套是丰田引以为傲的2.0升混合动力系统,系统综合马力能达到196匹。
这两套动力,最大的优点就是经过了市场的长期考验,质量非常稳定可靠,而且特别省油,尤其是混动版,百公里综合油耗不到5升,对于家庭用车来说确实能省下不少油钱。
然而,在今天这个追求性能的时代,它们的缺点也同样突出:动力输出非常平顺,甚至可以说是平淡,缺少那种一脚油门下去的推背感和驾驶激情。
相比之下,现在很多国产的插电混动车型,在电机的加持下,零到百公里加速能轻松跑进7秒甚至更快,动力体验要刺激得多。
所以,对于新款卡罗拉锐放来说,它面临的依旧是那个老问题:在稳定、省油和性能、科技之间,消费者会如何选择?
这次它换上了一张试图跟上潮流的新面孔,但骨子里还是那个熟悉的丰田,这样的改变,是否足以让它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呢?
这就要看最终上市后的价格和市场的反应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