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到底有没有未来?
还记得去年,我曾写过一篇关于新能源车未来格局的文章,预测纯电、插混、增程将会三分天下。当时觉得这个预测很有道理,毕竟插混既能解决里程焦虑,又能享受纯电驾驶,看起来是个完美的中间方案。
然而,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今年5月的销量数据就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纯电车型销量达到75.4万辆,同比增长37.7%,而插混车型仅为34.1万辆,同比增长20.1%。更关键的是,插混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去年还在狂飙,今年就有点乏力了。
这让我不禁反思,插混到底还有没有未来?它会不会像一些过渡产品一样,终被市场淘汰?
插混车主的真实状态:嘴上说需要油箱,身体却很诚实地选择了纯电
我身边就有很多插混车主,他们的真实状态可能就是插混未来走向的缩影。
朋友小李去年买了一辆领克08插混,一年跑了快2万公里,基本都是纯电模式,很少用油。我问他为啥不直接买纯电,他说还是怕,万一跑长途没电了怎么办?有个油箱心里踏实。但当我问他下次换车还买插混吗,他却沉默了好一会儿。
同事小张也买了一辆插混,家里连充电桩都没装,但还是80%的时间跑纯电模式。我问他为啥不装桩,他说小区物业不让装。那为啥还买插混?还是那句话:“有油箱安心。”
你看,这就是插混车主的真实状态:嘴上说需要油箱,身体却很诚实地选择了纯电。花了插混的钱,过着纯电的生活,还要拖着一个很少用的发动机到处跑。
插混的尴尬:夹在中间,两头受气
插混的市场处境也越来越尴尬。
纯电那边,比亚迪海鸥、吉利星愿这些便宜又好用的小车卖得火热。高端市场呢,增程反而更受欢迎。理想、问界这些品牌把增程车做得越来越精致,大电池配超快充,基本把馈电状态下油耗高的问题给解决了。
插混就尴尬了,夹在中间两头受气。
纯电用户会说:"你既然大部分时间都用纯电,为什么不直接买纯电呢?"燃油车用户会说:“你既然还得充电,为什么不直接买燃油车呢?”
就连插混的老大哥比亚迪,今年的表现也不如预期。5月份纯电卖了20.4万辆,插混只有17.3万辆,差距越来越大。这不是比亚迪的问题,而是整个插混技术路线面临的结构性困境。
插混的未来:配角,但不可或缺
插混的未来不是没有,但肯定不是主角。它更像是这场电动化革命中的一个过渡角色,帮那些还有"里程焦虑"的人慢慢适应电动生活。
随着充电网络越来越完善,纯电车续航越来越长,插混的优势会越来越小。未来,纯电车型将成为市场主流,增程车型在高端市场占一席之地,而插混则作为补充存在。
新能源车“总攻战役”何时打响?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新能源车终战胜燃油车的前提下。现在新能源渗透率才52.9%,还有将近一半的人在开燃油车呢。
新能源车“渡江战役”已经打赢,但“总攻战役”何时打响?明年、后年、大后年?
一切都在暗潮涌动中发生着变化。试图留在牌桌上,须精准地嗅到风口,迅速调整与跟进才行。
插混的未来不是没有,但肯定不是主角。它更像是这场电动化革命中的一个过渡角色,帮那些还有"里程焦虑"的人慢慢适应电动生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