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掀桌子:海豹扔掉龙颜,老车主感觉被背叛了

就几张图,一辆影子都还没有的所谓2027款比亚迪海豹,居然已经让网上吵翻了天。一边说这线条干净利落,是比亚迪有史以来最美的设计,高级感都快溢出屏幕了;另一边则痛心疾首,觉得没了龙颜的比亚迪,就像是被抽走了魂,泯然众人矣。

这事儿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大家对着几张真假难辨的渲染图,已经开始真情实感地站队了。喜欢的人觉得,比亚迪总算开窍了,终于扔掉了那些复杂的龙鳞、龙须,搞起了少即是多的套路。他们把这车跟Polestar 2摆在一起比,认为这种北欧式的极简冷淡风,才是电动车该有的样子,是国际化的语言。这背后藏着一种期待,一种希望中国品牌能做出让全球都点头称赞的设计的期待。

我身边不少开汉和唐的朋友就觉得不对味儿了。他们当初掏钱,买的就是那股子气势,那种张牙舞爪的东方神韵。用他们的话说,车头那张龙脸往那一摆,谁都知道这是比亚迪。这是一种身份认同。现在突然变得这么素,这么干净,他们反而觉得陌生了,那种独一份的辨识度没了,感觉像是为了迎合别人,把自己最根本的东西给弄丢了。

比亚迪掀桌子:海豹扔掉龙颜,老车主感觉被背叛了-有驾

这种争吵,其实不是一天两天了。回想一下2023款的汉EV,前脸一改,当时就有不少声音说它越来越像奔驰E级,丢了自已的特点。可见,比亚迪在设计的路上,一直都在摇摆。它既想通过龙颜这种强烈的文化符号建立自己的图腾,又抵挡不住全球汽车设计圈吹来的极简风潮。这背后,是一个品牌在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纠结:到底是坚持一套深入人心的家族语言,形成像宝马双肾那样的铁打招牌,还是顺应潮流,甚至去引领潮流?

这场关于海豹的隔空骂战,实际上是把比亚迪架在了火上烤。过去,汽车公司发布新车,设计师出来讲讲理念,大家听着就好。现在不一样了,用户的话语权大得惊人。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自发成为野生设计师和品牌战略官,用点赞和口水,直接影响一辆车的生死。比亚迪肯定也看到了,隔壁的特斯拉Model S焕新版,还有蔚来ET9和小鹏G6 Pro,都在做减法,都在追求一种更简洁、更科技的形态。这股风,比亚e迪不可能看不见。

比亚迪掀桌子:海豹扔掉龙颜,老车主感觉被背叛了-有驾

所以,这几张渲染图,无论真假,都像是一次试探。它把一个尖锐的问题抛了出来:当一个品牌已经强大到不再需要用复杂的图腾来证明自己的时候,它该用什么来定义自己?是选择一种更普世、更内敛的美学,去和世界顶级玩家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对话,还是继续在自己开创的东方美学道路上走到黑?这已经不是一道审美题,而是一道关乎品牌战略和未来方向的判断题。

现在最让人头疼的是,设计吵得再凶,也只是空中楼阁。所有关于性能的数据,什么百度的电池、800伏的架构,全是各路自媒体的狂欢,比亚迪官方一个字都没露。这就造成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外观的好恶,几乎就等同于对这辆车性能的期待。好看,就意味着它一定很快、很强、续航很顶。这种把审美和性能强行绑定的逻辑,其实挺危险的。

比亚迪掀桌子:海豹扔掉龙颜,老车主感觉被背叛了-有驾

说到底,一辆车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力说话。如果这辆所谓的2027款海豹,最后真的拿出了颠覆性的技术和无懈可击的性能,那么今天关于它长相的争论,可能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可反过来说,如果它只是换了个壳,内里还是老一套,那这张再好看的脸,恐怕也撑不起消费者的期待。或许,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比亚迪的下一张脸长什么样,而在于它有没有勇气,在扔掉龙颜之后,还能让人一眼就认出,并且心甘情愿地说一句:这,就是比亚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