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这摊事儿,搁这儿真让人捏把汗。
想当初,街头巷尾哪吒V、哪吒U跑得那叫一个欢腾,还以为这新势力造车算是稳了。
结果呢,这才几年光景,冷不丁冒出个关联公司要搞破产审查的消息,这剧情反转,简直比坐火箭还刺激。
你说一个曾几何时风头正劲的牌子,咋就堕落到这般田地了?
明面上看,是债务缠身、赤字连连、销量一落千丈,这一连串的糟心事儿砸下来,铁打的汉子也遭不住。
可咂摸咂摸味道,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
先说说这债台高筑的事儿。
合众新能源累积亏损了183个亿,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供应商那头,货款拖欠超过60亿,直接导致生产线撂挑子,经销商也只能望车兴叹。
资金链断裂,就好比人得了绝症,苟延残喘都费劲,更别提撒丫子跑了。
可问题来了,这么多银子,都挥霍到哪儿去了?
造车是烧钱,这不假。
但是,同样是烧钱,有些企业就能活得有滋有味,有些就只能苟延残喘,甚至直接玩完。
这背后的猫腻,恐怕得从自家后院儿找找了。
坊间传闻,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被指搞“家天下”,还涉及到一些利益输送,譬如食堂承包和电池采买啥的。
这事儿要是板上钉钉,那可就太寒心了。
好不容易打下的家业,结果成了自家人的“摇钱树”,这谁能咽下这口气?
股东们龃龉不断,决策难产,这更像是一出内部的“权力的游戏”,最终遭殃的,还是整个盘子。
再来说说这销量断崖式下跌的事儿。
2023年,哪吒汽车的销量还算过得去,可到了2024年,直接跌到6.45万辆,市占率江河日下。
这说明啥?
说明消费者不买账了呗。
老百姓买车,图个啥?
质量过硬、服务周到、牌子响亮,三者缺一不可。
哪吒汽车呢?
APP三天两头掉链子,远程控制功能形同虚设,售后服务体系几近瘫痪,这用户体验,简直就是噩梦难度。
更别提直播间搞“软色情”那一套,简直是自掘坟墓。
你说,谁还敢拿真金白银往里砸?
更令人惴惴不安的是,哪吒汽车的智能系统仰仗云端服务。
一旦公司歇菜,云服务关停,那车上的诸多功能就成了鸡肋。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当然,也有人说,哪吒汽车的窘境,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白热化竞争的缩影。
这话不假,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简直就是一片血海,各家车企都在卯足了劲儿拼技术、拼价格、拼服务。
稍不留神,就会被扫地出门。
但依我看,哪吒汽车的问题,更多还是出在自身。
内部管理一塌糊涂,产品质量差强人意,售后服务掉链子,这些都是阿喀琉斯之踵。
现如今,南宁国资委伸出援手,搞供应链金融支持,这或许能给哪吒汽车带来一线曙光。
但这笔钱,能不能药到病除,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输血只能缓兵之计,想要真正浴火重生,还得靠自己“造血”。
其实,哪吒汽车的遭遇,也给其他新势力造车敲响了警钟。
造车不是光靠PPT和吆喝就能成功的,最终还是要靠硬实力说话,靠服务赢得口碑。
当我们一味地将缘由归咎于市场竞争残酷时,是否忽略了企业自身的痼疾?
一个企业,如果内部乌烟瘴气,产品质量不过硬,那就算家底再厚,也迟早会败光家产。
哪吒汽车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谁也无法预料。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如果它不能幡然醒悟,痛定思痛,那就只能成为历史的过眼云烟。
这不仅是哪吒汽车的悲歌,也是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深刻反省的镜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