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军:理想10月交付新车31767辆,虽然成绩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去年巅峰,纯电和L系列需共同发力实现销量反弹

孙少军:理想10月交付新车31767辆,虽然成绩比前几年还不错,但和去年巅峰一比,明显还是低了不少。

你知道的,去年理想交付量曾冲到四万多,那个时候几乎说车市怎么还会有这么高的数字?反观今年,10月才刚过3万,差点意思。我其实在业界呆久了,觉得这个数字还能接受,但真不能说满意。

孙少军:理想10月交付新车31767辆,虽然成绩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去年巅峰,纯电和L系列需共同发力实现销量反弹-有驾

纯电系列的短板挺明显的。你试想,理想不同于特斯拉那种纯粹全电,大家也都知道,理想是增程式的领导者。可说实话,纯电交付少了,压力大。怎么说呢?去年纯电的销量占了大头,现在纯电比去年少了大概20%,估算可能是2-4万辆左右没了。这波影响,说白了,还是供应链还没完全拉开。大厂拼命抢芯片,我一朋友在供应链上忙死了,他告诉我,这个季度芯片紧缺,原材料涨价,半导体厂排队很久。

一提到供应链,很多细节都能变成生活比喻。比如买菜,超市里有几样菜吃不上,就算你排队等了半天,买完后发现,菜不够新鲜,价格还涨了。这就跟芯片供应不稳定一样。你说了,理想的菜——零部件稳定了,车也能多交一些,可惜没那么快。

你会不会觉得,现在纯电的门槛更高了?尤其是放在对标几个车厂时,看他们的销量。比方说,比比比亚迪、特斯拉那些巨头,理想还是没有那么核心的技术底气。去年L系列还能扛场,但你也知道,竞争不是说队友掉链子就行的。苹果发新款手机时,竞争对手也没休息,尤其是在转向纯电,大部分玩家觉得,L系列要想翻身,得下大力气。

孙少军:理想10月交付新车31767辆,虽然成绩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去年巅峰,纯电和L系列需共同发力实现销量反弹-有驾

再说到L系列,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近两个月订单其实有所下降,大概10-15%。有时候觉得,L系列的心脏还在,动作还挺快,但竞争压力随之增大。去年换代的节奏挺快的,现在市场上,去年还算香的设计,在新车面前就像是老人家的发型——老派。

不能只盯着车,也得看看用户心理。有人跟我讲,你别说,我朋友开的L系列,感觉配置还挺落后,别不信,他去年换车后,照旧说想等下一款。说白了,用户对L系列的热情比去年少了点。可能是因为,产品和宣传还不够新鲜。你觉得呢,用户的心态变化是不是比我们想像的还快?

说到这里,我其实没细想过,理想是不是太依赖理想L系列的销量拉动?去年成绩那么好,主要靠L系列,但今年纯电像迷雾一样,差点把整体成绩掉下去。这算不算,是因为L系列太老,不像新款能带来新鲜感?

(这段先按下不表)不过呢,理想一直是增程领域的领头羊,自动驾驶、续航、充电体验,这些都是用户买车最关心的点。只未来纯电的市场份额必然会逐步扩大,这个变局可能会带来结构性调整。

孙少军:理想10月交付新车31767辆,虽然成绩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去年巅峰,纯电和L系列需共同发力实现销量反弹-有驾

剩下,就是供应链整合和研发投入了。你说理想未来怎么发力?我猜测,明年会更激烈。理想如果能推出像样的纯电版,或者在续航、智能方面再加把劲,可能回到去年那个增长的轨道上去。毕竟,今年研发方面,那几次技术突破和产品调校,还是让我觉得,理想的底子没有掉。

但我心里有个疑问,理想要不要再搞点小改款?车内内饰或者智能交互,用点点睛之笔。我也不太清楚,但有次修理厂的师傅说:理想车不差,就是没点新意,别人都在变脸。问题是,他的话我个笑话——是不是有点偏颇?不过一点点创新,能让用户多点新鲜感。

你是不是也觉得,理想的价格和配置算不上拼命折腾,但也不太敢降价,怕影响品牌价值?这其实挺像咱们平时买家用电器,价格低可能没啥信用,但价格高了,消费者又实在拿不出手。

孙少军:理想10月交付新车31767辆,虽然成绩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去年巅峰,纯电和L系列需共同发力实现销量反弹-有驾

咱们要不要猜猜,理想明年会怎么走钢丝?如果纯电能突破,那就是反弹;如果不能,应对压力,可能会像气球一样慢慢漏气。

理想还能不能找到新爆点,成为那个畅销榜上的常青树?这个问题,也许还得靠明年的实际表现来检验。

——

孙少军:理想10月交付新车31767辆,虽然成绩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去年巅峰,纯电和L系列需共同发力实现销量反弹-有驾

你觉得,理想在纯电和L系列之间,下一步会怎么走?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心里有点期待,但又怕被套路得太深?算了,反正这行业钢铁般的节奏,谁都猜不到。你说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