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车主常常疑惑,为何每年的车险保费似乎都在上涨,有时甚至不清楚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费用的变化。事实上,除车型、无赔款优待和自主定价系数外,交通违章记录也影响车险保费,闯红灯或超速等行为会被纳入考量。你是否曾想过,闯红灯或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竟然也会反映在车险费率上?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秘这一现象背后的政策与原理。
△ 车险综合改革与具体影响
2020年9月19日起实施的《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商车险产品中已使用的交通违法系数因子,即交通违章记录,在综合改革后仍将继续有效。自2020年起,交通违法系数因子在车险中的影响继续,以北京地区为例,目前仅闯红灯和超速这两种行为会被纳入考量范围。同时,保费上涨并非与交通违章次数呈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一定阈值。具体来说,闯红灯超过3次会导致保费上浮5%,超过5次则上浮15%,且上限为15%。对于超速行为,未达50%的情况下,超过3次上浮5%,超过5次上浮15%;而超速超过50%的,则仅需1次就会导致保费上浮15%。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违法浮动系数是根据各违法行为的系数值之和来计算的,其最高浮动上限为0.45。
△ 北京的费率政策
以北京地区为例,目前仅闯红灯和超速这两种行为会被纳入考量范围。闯红灯或超速三次以上导致保费上浮,超过五次上浮15%,并且存在0.45的最高浮动上限。
△ 江苏省的详细分类
江苏省在交通违法费率浮动方案上更为详尽,江苏将交通违法细分为A至H类,A类违法行为如闯灯三次以上会导致5%-15%的费率上浮。此外,还包括超速行驶(B类)、超载运输(C类)等,以及酒驾和交通事故后逃逸等严重违法行为。由此可见,江苏省的方案不仅覆盖的交通违法行为类型更为广泛,而且分类也更为详尽。
△ 上海的全面覆盖
上海的交通违法费率浮动方案同样全面,上海的费率方案涵盖违法行为广泛,不仅涵盖了驾驶时拨打电话和违反让行,还包括变道影响他人行车安全的违法行为。这种全面的覆盖范围,无疑与上海严格的交通规则和管制措施密不可分。
△ 深圳的高影响违法行为
深圳的交通违法费率方案虽然其涵盖的违法行为种类相对较少,仅有7项,但其中某些严重违法行为如无证驾驶可导致30%的费率上浮。
△ 影响交强险和商业险
交通违章不仅会影响商业险保费,还会对交强险保费产生直接影响。交通违章不仅影响商业险,也会对交强险产生影响。以湖北省为例,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与机动车交强险费率紧密相关。具体上浮标准如下:
●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交强险费率上浮15%;
● 饮酒后驾驶其他机动车,交强险费率上浮10%;
● 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交强险费率上浮30%;
● 醉酒后驾驶其他机动车,交强险费率上浮20%。
累计上浮的费率不超过60%。重庆市也有类似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费率上浮遵循“从车原则”,即涉及该机动车的所有酒后驾驶违法行为都会影响次年的交强险费率。即使违法行为人并非机动车所有人,或者在违法行为后办理了机动车变更登记、转移登记等手续,费率仍会上浮。因此,车主在借出车辆时需格外谨慎,确保驾驶员不酒后驾车。企业单位尤其是汽车租赁企业更应加强驾驶员的教育和约束,以避免酒后驾车带来的保险费用上涨风险。
△ 行业发展动向
有消息透露,成都正计划实施《交通违法记录相联系的费率浮动系数》,该政策将把10项交通违法行为与车辆保费紧密相连。例如,违反交通信号灯的次数从3次增加到5次,会导致费率上浮5%至15%;若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费率将浮动25%;而无任何违章行为的车主,有机会享受10%的费率下浮。
据媒体报道,绍兴地区近期也已正式将车辆保险与交通违法挂钩。自上周一开始,若车辆违章次数增多,保费则相应上涨。某保险公司业务员证实了这一情况,并指出:“现在车险行业的保费测算系统已引入交通信用评分,交通违章行为确实会导致车险保费上涨。”
该业务员进一步提醒车主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驾驶安全,以免因违章行为而面临保费上涨的风险。同时,他也透露,目前车险报价系统已与交管系统连接,车辆核保投保时的价格变动情况较为普遍。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违法系数是行业标准化的产物,而自主系数则由保险公司灵活制定。未来,这一政策可能会从“从车因素”转变为“从人因素”,即根据驾驶人的个人习惯来制定车险浮动系数。
在车险综合改革面临价格下降的大背景下,通过精准的风险判断,保险公司有望提高保费的充足度。对于驾驶行为良好的车主来说,他们有望从保险公司获得更大的保费优惠;而频繁违章的车主则可能面临保费上涨的压力。这一政策的实施,无疑将对规范车主的驾驶行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