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真香还是智商税?一年后我来说实话!

增程式汽车,这个看似“完美”的结合了电动车和燃油车优势的车型,近年来在市场上备受关注。然而,它真的是“全能选手”吗?还是被过度包装的“智商税”?作为一名增程车车主,我用了一年后,来谈谈我的真实感受。

续航焦虑没了,但新焦虑来了

当初选择增程车,就是看中它的续航能力。纯电模式下,一般可以跑200-400公里,日常通勤和短途出行完全没问题。而且,即使电量耗尽,燃油增程器也能及时“救场”,总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长途旅行也不在话下。

增程车,真香还是智商税?一年后我来说实话!-有驾

然而,实际驾驶过程中,我发现增程车也存在续航焦虑。官方标称的续航里程,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有较大差距。我的车官方标称纯电续航210公里,实际夏季开空调只能跑160公里左右,冬季更是缩水到110公里。这意味着,如果每天通勤40公里,每3天就须充电一次。

更糟糕的是,当电量低于20%时,增程器会强制启动发电。此时,若想继续用电驱行驶,须边开车边充电,而充电功率仅30kW,充电速度非常慢。我曾经在高速服务区充电,从20%充到80%花了整整1小时,这时间足够纯电车补能300公里了。

增程车,真香还是智商税?一年后我来说实话!-有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除了续航问题,增程车的燃油经济性也并非宣传中那么理想。虽然增程器可以始终保持在高效区间发电,但一旦电量低于30%,油耗就会飙升到8-9L/100km,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还费油。

这是因为增程器发电效率不高,1L油只能发约3.3度电,而电机高负载运行时能耗又大幅增加。因此,别以为买了增程车就能彻底告别充电站,一旦电量不足,油耗可能比燃油车还高!

纯电的丝滑,混动的割裂

增程车,真香还是智商税?一年后我来说实话!-有驾

在驾驶体验方面,增程车也存在割裂感。电量充足时,纯电驱动的静谧性和平顺性堪比纯电车,加速线性无顿挫。但当增程器启动后,噪音和振动便会瞬间打破这份优雅。

尤其是,高速巡航时尴尬,电量掉到20%以下,增程器被迫狂转发电,车内噪音瞬间从35分贝蹿到60分贝。有车主吐槽“30万的车开出了拖拉机既视感”。更糟的是,想超车时电机因电量不足反应迟钝,动力输出明显拖后腿。

增程车适合谁?

增程车,真香还是智商税?一年后我来说实话!-有驾

经过一年体验,我认为增程车适合有家充桩的短途通勤族,每天行驶50公里内,充电方便,增程车可当纯电车开,成本极低。或是偶尔长途出行的家庭用户,比如一年跑2-3次长途,增程器的存在能消除里程焦虑。

但如果你充电不便且经常跑高速;对驾驶静谧性有苛刻要求;那么增程车可能让你失望。

总结

增程车并非完美车型,它虽缓解了部分用户的出行焦虑,却也带来了油耗、充电等新问题。买车前,不妨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可油可电”吗?还是说,纯电车的800V超充+家充桩,已经能满足90%的需求?

增程车,真香还是智商税?一年后我来说实话!-有驾

写在后

世上不存在完美车型,关键在于是否契合使用场景。增程车走红,本质是新能源技术转型期的折中之选。它虽缓解了部分用户的出行焦虑,却也带来了油耗、充电等新问题。买车前,不妨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可油可电”吗?还是说,纯电车的800V超充+家充桩,已经能满足90%的需求?

#每日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