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汽车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经济与政治不确定性重创车市。开泰研究中心(Kasikorn Research Centre)报告指出,预计今年将有超过50家汽车经销商关闭或更换品牌。
产量难达预期目标
泰国工业联合会汽车产业小组发言人Surapong Paisitpatanapong在接受《Prachachat Business》采访时表示,多重因素将影响泰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国内经济形势和潜在的特朗普时代关税政策。
因此,他认为,泰国2025年的汽车产量目标——150万辆(出口100万辆、内销50万辆)可能将被下调。
“今年前5个月产量为594,492辆,同比下降7.83%。很明显,我们今年无法达成150万辆的目标。”他补充道。
虽然今年5月的产量出现回升,共计139,186辆,同比增长10%,为21个月以来首次增长,但增长主要来自电动汽车(BEV)增长641.16%和插电式混动(PHEV)增长130.49%,反映出市场对新能源车的强劲需求,也显示政府激励政策开始显效。
高成本压垮经销商
开泰研究中心预测,2025年汽车销量将降至56.5万辆,使经销商整体营收缩水5.6%。新车销量下滑、竞争加剧,加之滞销库存与高利率等成本上涨,迫使经销商做出转型:
有些转为无库存销售办公室; 有些提升售后服务营收; 还有一些则直接转投中国品牌。
50家展厅关闭,中国品牌逆势扩张
预计2025年全国经销商总数将从2024年的2,197家降至2,146家,其中日系和欧美品牌的内燃机车与商用车销售下滑最为明显。
与此同时,中国品牌继续扩展,尤其是在电动化领域表现强劲。尽管中国品牌经销商数量增长有所放缓,但仍呈净增趋势:
2024年全国展厅数量为2,197家,其中日/欧美品牌占1,660家,中国品牌占537家; 到2025年,预计日/欧美品牌展厅将减至1,566家,中国品牌增至580家。
NETA品牌危机下的价格战与经销商大洗牌
《Prachachat Business》指出,中国品牌在泰国也面临挑战。电动车品牌哪吒(NETA)的母公司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其泰国业务,包括拖欠经销商货款、零件短缺等问题。
结果,NETA经销商纷纷甩卖库存、退出网络或转投其他品牌,经销商数量从高峰期的60多家骤降至约20家。其它品牌经销商也开始品牌切换,有的从日系转向中国品牌,有的在中资品牌间互换。
奔驰经销商关闭或转投中国品牌
梅赛德斯-奔驰(泰国)宣布,自2025年7月1日起,Benz Star Flag Co., Ltd.不再为其官方销售与服务中心,客户需前往其他授权经销商。
Benz Metro Autohaus也宣布结束与奔驰的合作关系。总经理Burin Boonvisut透露,公司将成为一个尚未在泰国上市的中国汽车品牌的经销商,目前细节尚未公布。
据奔驰泰国方面表示,这些退出属于“双方协商一致”,奔驰将在全国剩余的31家展厅(曼谷15家、外府16家)继续提供全面服务。
日系车厂展望分歧
Toyota Motor Thailand执行副总裁Supakorn Rattanawaraha预计今年车市将逐步复苏,整体销量预计增长5%至60万辆,丰田目标销量为231,000辆,占市占率38.5%。
Suzuki Motor Thailand副董事长Wallop Trirerkngam则预计2025年销量将在54.5万至57万辆之间,同比下降约5%,归因于消费力减弱、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下投资信心下降。
服务为王:日系车商转攻售后战场
面对中国品牌强势竞争,日系厂商加大售后服务投入:
丰田推出“Toyota Trusted Services”计划,覆盖全国逾450家维修中心与250家钣喷厂; 铃木则强化零件与服务网络,在清迈东昌(Don Chan)开设新服务中心,并计划将全国服务网扩展至95个据点,提升客户服务效率与覆盖范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