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是 323 亿美元,比前一年下降了 9.5%。为啥会降呢?主要是纯电动汽车的需求没之前旺了,供需有点不平衡。但就算整体规模降了,市场里的竞争还是挺激烈的。
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加起来占了不少市场份额。英飞凌以 17.7% 的市占率排在第一,安森美 8.7%,意法半导体 7.0%。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些海外巨头的市占率都在下滑,英飞凌降了 2.9 个百分点,安森美降了 0.5 个百分点,意法半导体降了 1 个百分点。
而在这之中,中国的两家企业却在逆势增长。士兰微电子和比亚迪,成了榜单里少有的市占率上升的企业。这可不简单,就像在逆风中跑步,还能越跑越快。
先说说士兰微电子。2024 年它的收入达到 10.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9%,市占率从 2.6% 涨到了 3.3%。能有这样的成绩,技术实力是关键。它的 V 代 IGBT 和 FRD 芯片主驱模块,已经给全球的车用客户批量供货了。还有碳化硅 MOSFET 技术,这可是新能源汽车 800V 平台的 “必选项”,未来前景不小。
士兰微总部在杭州,1997 年就成立了。在厦门还有个制造基地,投资了 70 亿元,以后能年产 42 万片碳化硅芯片,这规模可不小。
再看比亚迪。2024 年它的汽车销量有 427.21 万辆,同比增长 41.26%。卖得多了,对半导体的需求自然就大,这也反过来推动了比亚迪半导体的发展。
比亚迪在半导体技术上也有自己的拿手好戏。第三代碳化硅是 “兆瓦闪充” 的基石,它突破的 1200V 1040A 碳化硅模块,用了双面银烧结技术,还通过了车规级验证。比亚迪半导体 2004 年就成立了,比造车还早,工厂在宁波、长沙、深圳、扬州、合肥都有分布。这种汽车和半导体一起抓的垂直整合战略,说不定就是它未来的竞争优势。
还有安世半导体,虽然总部在荷兰,但 2019 年被闻泰科技以 330 亿元收购了,它在车规级 PowerMOS 领域能排到全球第二,也算是中国资本在全球市场的一个缩影。
那未来这市场会怎么样呢?有些领域的需求很有韧性。比如混合动力车的功率器件需求,还有光伏、储能系统的规模化发展。另外,数据中心的 AI 服务器需要高密度电源,这也会催生新的市场需求。
短期来看,海外巨头还有优势,但技术本地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长期的话,中国企业的 IDM 模式有优势,说不定能在全球前十里占据更多席位。
全球能源转型需要功率半导体,这个市场的竞争还在继续。中国企业的崛起让人看到了希望,未来不管是技术突破还是市场份额提升,都值得期待。你觉得这些企业接下来能有哪些新动作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