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又一家4S店倒闭,不少车主保养套餐还没用完!

惠州奔驰4S店一夜锁门! 车主4000元保养套餐变废纸更惨的是车被锁在车间里

2025年6月惠州的汽车车主们经历了一场实实在在的噩梦。 先是惠州广汇俊峰奔驰4S店在今年5月23日突然被物业封了大门紧接着不到一个月时间隔壁的广汇俊峰主力丰田4S店也悄无声息地关了门。 车主群里的销售顾问一夜之间全消失微信拉黑电话失联。

最让人窝火的是那些真金白银买了保养套餐的车主。 奔驰车主王女士在今年3月19日刚刚充值了4000多元的保养套餐一次都还没用就收到了门店倒闭的通知短信。 她的遭遇并非个例。

惠州又一家4S店倒闭,不少车主保养套餐还没用完!-有驾

车还被锁了。 一些在倒闭前夕把车送去维修保养的车主发现自己的爱车直接被锁在了倒闭的奔驰店维修车间里。 店面被物业贴了封条钥匙还掌握在已经倒闭的门店手中想取车? 连门都进不去。

隔壁丰田店的车主同样陷入困境。 门店倒了销售全跑了连个正式关门的公告都没发。 车主们东拼西凑才从其他渠道扒拉出一点解约的信息。 大家买的保养套餐也瞬间失效。

丰田品牌方后来协调了另一家叫骏爵丰田的店“接收”这些车主。 听着是好事结果成了另一场坑。 骏爵只肯给车主兑换机油券保养必需的工时费呢? 滤芯呢? 都得车主自己再掏腰包。 有车主仔细算了笔账去骏爵用一次所谓的“补偿”保养不仅没能省钱算上多出来的各项费用还得倒贴800多块钱! 而且这家店位置偏远比原来的店远了足足30多公里跑一趟油钱加时间成本又是一笔负担。

奔驰车主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奔驰官方后来出面表示承认车主们之前买的保养套餐允许他们转到其他授权的奔驰4S店继续使用。 听起来算是解决了问题? 天真了! 部分车主得到的建议是:最近的可用授权店在省外! 广西或者湖南才有店能接。 在惠州买的服务为了做次保养车主得先来一趟跨省自驾游? 简直荒诞。

惠州又一家4S店倒闭,不少车主保养套餐还没用完!-有驾

那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4S店到底是怎么突然就崩了? 答案就写在欠债账单上。 惠州广汇俊峰奔驰店倒闭前已经足足拖欠了物业三个月的巨额房租。 物业忍无可忍在5月23日直接断水断电贴上了封条。 员工也没落好早在3、4月份就被欠了至少两个月的工资。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今年2月初倒闭的前一个多月这家奔驰店还张灯结彩热热闹闹地举办盛大的“开工大吉”仪式。 这边厢锣鼓喧天那边厢房租工资全欠着典型的虚假繁荣。

丰田店的倒闭更“安静”。 没有大动静员工仿佛人间蒸发车主懵然无知连个像样的公告都欠奉。 大家全靠自己查信息才确认:店真没了。

这两家店都属于惠州老牌的俊峰汽车经销商集团。 这个集团2000年就成立了在2016年风光无限被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之一“广汇汽车”收购当时号称惠州最大的汽车经销商。 广汇汽车注册资本高达6500万元听起来实力雄厚。 然而现实很骨感。 查阅公开信息俊峰旗下原有七家4S店惠东丰田店去年(2024年)就已率先关门广本店早早就换了招牌改了主人再到今年奔驰和丰田主力店接连垮塌一口气倒了五家。 如今只剩下工商登记信息里那个“存续”状态和6500万的资本记录证明它曾存在过。

惠州又一家4S店倒闭,不少车主保养套餐还没用完!-有驾

广汇系似乎在惠州上演着一场大撤退的连续剧。 与俊峰丰田店倒闭同时发生的是其名下另一家广汽丰田店正在搬迁。 接手的是东莞一家名为“聚成投资”的公司整个6月他们都在忙碌地处理搬迁事宜。 这只是广汇系在该区域收缩的一个缩影。

那么作为品牌方的奔驰和丰田在自家授权店突然死亡留下一地鸡毛和大量权益受损的车主时又做了什么呢? 前文提到了奔驰同意车主转店方案执行下来让人哭笑不得所谓的“就近”服务竟然跨越省界。 奔驰官方对于门店倒闭后如何确保本地化、便捷的售后承接显然没准备好预案只是口头开了“转店”的口子落地却困难重重。

丰田品牌方的应对则更显得消极被动近乎失声。 对主力店突然关闭这一重大事件对数百甚至上千位车主的善后问题丰田官方至今没有发布任何公开、清晰、有效的整体解决方案或支持声明。 其所谓“协调”骏爵丰田接手更像是一种责任推诿。 给出的方案不仅需要消费者继续掏钱(倒贴800多)更将实际售后成本(多跑30公里)转嫁给了车主。 这种“沉默是金”的处理方式几乎等同于不负责任地撒手不管。

消费者们花大价钱买的“省心”套餐本质上是在用真金白银赌一个看不见的明天。 那些铺天盖地的促销活动“充三年保养送两年”、“预存享高额折扣”在门店正常运作时看起来是精打细算的省钱妙招。 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预付费的巨大风险。

惠州又一家4S店倒闭,不少车主保养套餐还没用完!-有驾

汽车4S店并非永不倒闭的铁饭碗。 特别是在当前汽车行业深度调整、新能源冲击加剧、传统经销模式遭遇巨大挑战的震荡期即使是惠州俊峰这样有十几年历史、背靠广汇汽车这样庞大集团的门店也会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门店倒闭的概率远超以往。 一旦门店倒下这些“充三年送两年”的长期协议、预付的数千上万元保养款瞬间就失去了任何保障变成一纸废文一文不值。

更深层的问题是这些预付款项的安全性。 当车主一次支付几千元购买未来几年的服务时这笔巨款是否像购房款一样有专门的监管账户保障? 还是可以轻易地被门店挪用来支付工资、房租甚至填补经营亏损的大窟窿? 答案是:目前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和强制保险措施来保护消费者这笔长期预付款。 资金被挪用甚至耗光的情况绝非个例。

俊峰奔驰店在拖欠三个月房租的同时还在继续热卖保养套餐(如王女士的遭遇)就是风险爆发的活样本:预付费成了填补窟窿的工具而不是专款专用保障后续服务。 它揭示了整个链条中最脆弱的一环车主。 门店经营出现危机时车主几乎一无所知;门店最终倒闭时车主就是被收割的那一茬韭菜预付的金额和预期的服务被一笔勾销。

这次惠州多家4S店连环倒闭把“预付费陷阱”的狰狞面目彻底暴露在阳光下。 在行业震荡加剧的当下消费者购买长期服务的风险前所未有地升高。 这不再仅仅是某一品牌或某一经销商的个案它揭示了行业转型期潜藏的结构性漏洞和消费者权益保障的重大缺失。 每一位考虑为爱车购买预存保养或长期服务的车主都需要擦亮眼睛:你的“省钱计划”可能正面临着“门店能不能活到你用完那天”的巨大赌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