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高合汽车“变身”合资 背后黎巴嫩资本有说道

高合这摊子事儿,最近又搅动起来了。

你品,这事儿多玄乎,原先是根正苗红的中资新势力,现在一个鲤鱼打挺,成了合资品牌,身后杵着一个黎巴嫩的财主。

这剧情,搁电视剧里都嫌狗血。

新势力高合汽车“变身”合资 背后黎巴嫩资本有说道-有驾

前几年,国内那些个造车新锐,那叫一个蜂拥而至,瞅着哪儿都是金矿,都想来刨一铲子。

可终归是僧多粥少,注定有人要被卷铺盖走人。

高合就是撞到南墙的典型,一度春风得意,现在却要面临重整旗鼓。

要说高合的段位,一开始就奔着云端去的。

起步价就敢喊五六十万,直扑奢华市场。

但关键是,你一个初出茅庐的牌子,既没有奔驰宝马那种老字号的底蕴,也没有稳扎稳打的市场盘踞,凭啥让人家豪掷千金买你的车?

新势力高合汽车“变身”合资 背后黎巴嫩资本有说道-有驾

诚然,高合在那些黑科技上没少下本钱,但对于这个价位的买家来说,除了玩概念,他们更在意牌面、传承和里子。

现在你搁网上搜高合,很多消息都偃旗息鼓了,就像这牌子快要遁入虚空了一样。

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沙特注资,最后也落了个镜花水月。

倒是近来,一家叫“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的公司横空出世,背后站着华人运通,外加一家黎巴嫩公司EV Electra Ltd。

黎巴嫩公司占股将近七成,法人也是个黎巴嫩人。

这是要唱哪出戏?

新势力高合汽车“变身”合资 背后黎巴嫩资本有说道-有驾

这就抛出一个命题了:为啥这么多新势力都想“卷土重来”?

盖因牌局尚未尘埃落定,谁都想再搏一铺。

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卷土重来,凭什么?

有人揣测,高合这回傍上个洋大款,是不是想另辟蹊径?

毕竟,现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卷得飞起,换个马甲,兴许能觅得一丝生机。

但细思恐极,事情没那么简单。

新势力高合汽车“变身”合资 背后黎巴嫩资本有说道-有驾

与大众认知相左,实际情况是,国内消费者对“舶来品”的滤镜正在逐渐斑驳。

过去,贴个洋标签就能身价倍增,现在这招不灵了,大伙儿更注重产品本身的硬实力和真本事。

高合就算成了合资,如果内功没练好,照样要折戟沉沙。

再者说,这家来自黎巴嫩的EV Electra Ltd,根脚到底如何,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毕竟,造车是个吞金兽,如果没有充沛的资金托底,再妙的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矛头指向市场竞争白热化时,是否忽略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新势力高合汽车“变身”合资 背后黎巴嫩资本有说道-有驾

那就是造车新势力自身的运营困境。

不少新势力,一上来就眼高手低,一味追求高端,脱离了市场基本面,导致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南辕北辙。

高合的铩羽而归,很大程度上也是这个缘由。

单从定价来看,高合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走平民路线。

他们的目标受众是那些追逐潮流、喜好尝鲜的“金主爸爸”。

但问题是,这类消费群体终究是凤毛麟角,很难支撑起一个品牌的长远发展。

新势力高合汽车“变身”合资 背后黎巴嫩资本有说道-有驾

更何况,现在新能源车的技术迭代速度简直是光速,今天还是前沿科技,明天可能就成了明日黄花。

是以,高合的“绝地反击”,面临的挑战依然如芒在背。

换个门庭,也许能带来些许转机,但更为关键的是,要痛定思痛,反省过往的失误,找准自身定位,脚踏实地地打磨产品。

高合的案例,也给其他造车新锐敲响了警钟:造车不是儿戏,光靠情怀和PPT是远远不够的。

要真正俯下身来,洞悉市场需求,精耕细作产品研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搏杀中觅得一线生机。

归根结底,汽车行业终究是一个凭实力说话的江湖。

无论你是中资还是合资,最终都要靠过硬的产品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高合这回“卷土重来”,能不能拨云见日,还得看它接下来的手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