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开车再加上遇上堵车,难免会出现疲劳和注意力下降的情况。一旦遇上,那就是在玩命啊!
行驶在车速达到100公里的高速上,一不小心打个盹,等到出现危险时已经无法做出反应。

都说疲劳驾驶是高速公路事故的主要成因之一,是一种相当危险的情况。
公安部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由于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会导致9万多人死亡或者是重伤。
在高速上面20%的事故都是源于疲劳驾驶,95%的人有过开车犯困打瞌睡的经历。
可怕的是,司机自己根本不知道怎么就睡着了,眼皮完全不受自己控制,运气好的吓出一身冷汗,运气不好的就天堂重修了。
我们都知道疲劳驾驶不对,但很多人只是停留在嘴上。看新闻看报纸,交通事故只是一则消息,或是一组冰冷的数字。但是一旦自己遭遇上,就是……至亲的眼泪。
但很多人其实都不太清楚,到底怎样才算是“疲劳驾驶”?
安全驾驶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要“逢三进一”,什么意思?
就是当你路过三个服务区就要进一个,根据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距离,一般来说正好是两个半小时左右。
避免干扰
不同的司机有不同的对抗疲劳的方法,比如说有的车友选择听听音乐,比如说有的人嘴里嚼嚼东西,有的人跟副驾驶聊聊天,这都是很好的办法。

但少雍提醒你的是,无论哪一种方式,你都要做到不能成为一种干扰。
▶比如说你音乐开得太大,或者跟副驾驶聊得很嗨,而且眼睛还不观察路况,这是不行的。

无论你采取哪种方式,这是个人风格问题,但是你一定要记住,这种方式不能成为干扰。
疲劳驾驶的危害都有哪些?
感知能力弱化。驾驶员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2-3小时,大脑中枢神经就会产生疲劳,辨认和识别交通标志的能力大幅下降,极易发生追尾、碰撞等事故。
驾驶动作失调。长时间驾驶机动车,使驾驶人肌肉的收缩调节机能降低,致使操作动作节律失调,动作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准确性下降,有时发生反常反应。
注意力下降。随着疲劳的产生,驾驶人的思维能力明显降低,注意范围缩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发生困难,有时忘记操作规程,并经常丢失重要的交通信息,甚至走错路线。
判断和驾驶错误增多。严重疲劳者甚至发生手臂发抖、肌肉痉挛、动作失调,驾驶员甚至进入睡眠状态,发生事故就在所难免。
为什么你开车特别易“犯困”?
第一,车内空间较幽闭,高速路况好
人在一个相对幽闭和安静的空间时,待久了就容易犯困,车内就类似与这样的一个空间。
想想自己没开车而是坐长途车时,是不是坐了没多久就觉得想睡觉了。所以开车的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再加上高速公路相比普通道路,车少路况好,司机的警惕性也会下降,时间一长自然犯困了。
第二,生物钟作怪
为了下午有充足的精力,很多人有午睡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有了生物钟,一到那个时间点,精神就开始萎靡想睡觉了。如果周围的风景刚好又单调,那就更困了。
第三,吃了含有安眠成分的药后开车
感冒是最常见的小疾病之一,有时候一不注意身体就患上了。生病了自然要吃药,但很多感冒药里面含有安眠的成分,吃了之后,药效来了就很容易犯困。
疲劳驾驶有多可怕,这些画面触目惊心!
案例一:
2022年,银川交警绕城大队接到报警称:在南绕城植物园路段发生一起追尾事故,有人员被困。
到达现场后,民警发现现场洒落了一地的货品和被撞坏的车辆零件,一辆小型货车和大型货车停在行车道上,小货车驾驶员被困在了驾驶座上,消防人员和医护人员正在救援。由于绕城高速车流量较大,而且车速较快,极容易造成二次事故,民警立即摆放锥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后经调查,小型货车驾驶员行驶至事发路段开始犯困,撞上了前方的大货车尾部。
案例二:
大车蛇形走位,交警一查竟是疲劳驾驶!交警巡逻时,发现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不断“蛇形走位”。民警通过喊话器,让其转入服务区接受检查。
经查,民警发现驾驶人李某精神恍惚,多次呼唤才有回应。当民警询问驾驶人情况时,李某回答道:“就是困,开了一天一夜了”。
民警对李某进行了严厉地批评教育并叮嘱其好好休息,同时依法对其疲劳驾驶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案例三:
3月16日13时许,宁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二中队民警在537国道巡逻时,发现冷水镇毛家村路段一辆小车侧翻在公路旁的水沟里,一名男子在车旁惊魂未定,民警见状立即上前询问。
据驾驶员秦某交代,其中午着急驾车到市里办事,半路困意来袭,车辆突然失控,行驶方向发生偏移,径直开至道路右侧水沟侧翻,所幸其当时系了安全带,没有受伤。本次事故,秦某负全部责任。
因此驾车前若感觉精神状态不佳千万别开车,驾车时一旦身体出现疲劳千万别硬撑,否则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酿成事故!
案例三
4月13日15点30分左右,在贵阳云岩区中环路东段新添立交往未来方舟向登高云山森林公园路段,一辆车牌尾号为662的轻型普通货车发生侧翻单方事故,事故造成车辆和道路护栏受损,没有人员伤亡。




(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贵阳云岩交警七中队的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处置。民警到达现场询问得知,该车驾驶员上午9点40左右就驾车外出运送货物,中途仅在午饭时间稍微休息了一下,在事发前,驾驶员感觉困倦,头脑昏昏沉沉的,导致操作失误酿成事故。
民警现场告知驾驶员还好事故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否则驾驶员还将为此承担更严重的责任。同时要求驾驶员,今后出行要保障好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驾驶。
目前,事故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案例四:
2021年6月13日05时40分许,夏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王格尔塘交警中队在国道568线249公里加380米处勘察一起单方事故。由于驾驶人拉某某疲劳驾驶,加之货车超载,致使车辆驶出路面侧翻于路基下,导致驾驶人拉某某受伤被困、车辆损坏。

事故原因:
拉某某长时间驾车赶路,不按照规定落地休息,过度疲劳仍然驾驶机动车导致事故发生。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失调而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会对驾驶人的注意、思维、判断等方面产生影响,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此,疲劳后严禁驾驶车辆。
一天之中人犯困时间多发于午后、傍晚、午夜三个时段。
【午后】
经过上午的工作,人的大脑神经已趋于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
①如果中午时分,饥肠辘辘,腹中空空,会加重困顿感;
②而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和注意力分散;
【黄昏】
时分光线由明转暗,驾驶员容易出现视觉障碍,导致判断失误;
①如果是长时间驾车出行,经过一天的自驾劳顿后,会出现眼干、喉燥、头晕目眩、打哈欠等疲倦症状;
②如果是晚高峰时段,反复的刹车起步操作,疲劳驾驶很可能引起误操作。
【午夜】
凌晨1点至3点,驾驶员在生理上容易产生疲劳驾驶,加之午夜车流量小,容易因道路空旷放松警惕,极易出现超速行驶,加上人体生理节律处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的状态,这些都潜伏着交通安全隐患。
为什么跑高速更容易犯困?主要是以下这几个原因导致的
1、氧气因素
氧气因素对小汽车影响尤为明显。
小汽车空间小、密封性好,经过一段时间行驶后,就很容易导致车内氧气浓度下降,而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人体就会感到头痛、嗜睡、呆滞、注意力无法集中。
2、路况因素
高速公路开车发生犯困的概率要远高于普通公路。
封闭的高速公路干扰少、车速快、操作行为单一,同时视觉单调,胎噪、风噪比普通公路更大,由于长时间大脑缺少刺激反应,对人体形成催眠效果。
3、能量因素
开车在劳动强度上被划分为中等体力劳动。
一方面维持开车的姿势,如:手势抬高、脚尖翘起、肩腰部的支撑,都需要局部肌肉持续收缩而消耗能量,另一方面大脑的长时间专注更需要消耗能量。
4、时段因素
人的睡眠受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
在凌晨和下午是一天中觉醒水平最低的时段,人体的昼夜生理节律使得我们无论是否缺乏睡眠都会受到瞌睡的侵袭,因此,选择在合适的时间段驾车或停车休息是重要的驾驶方法。
疲劳驾驶不是闹着玩的,身体出现这几种情况,说明你驾驶疲劳了
1、身体倦怠无力
如果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眼睛的不适是最先感受到的,会出现酸痛和酸涩的感觉,接着肩膀和脚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酸痛,接着再影响到腰椎。
如果不及时休息,这样的酸痛感会很快蔓延全身。
2、注意力和精力严重下降
当驾驶员的疲劳感进一步扩散时会导致驾驶员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现象,无法准确获取道路上的路况信息和周围的环境信息,驾驶失误率不断提升。
更严重的疲劳驾驶还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缺氧问题,不断消耗精力,无法正确判断车距和交通标识等重要信息。
3、驾驶动作明显僵硬迟缓
当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时,其肌肉收缩能力明显下降,神经的反射速度相应变得缓慢,不能及时做出准确的驾驶动作,协调性、连贯性大打折扣,这一点在转弯、变道时表现最为突出。
这三类人注意,极易发生疲劳驾驶
公安交警部门发现有三类人容易发生疲劳驾驶违法行为:
1、过于自信的司机
这类人主要集中于驾驶出租车或客货运车辆多年的老司机,自诩技术过硬,任你什么突发情况,皆是“兵来将挡,水淹土埋”,把疲劳驾驶当作家常便饭。
2、低估危险的司机
从事运输很多驾驶人低估疲劳驾驶的潜在危险,在半睡眠状态下开车。去年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两名驾驶人竟在车辆长途行驶过程中交换驾驶人位置,由于驾驶人处于疲劳状态,车辆失去控制,撞在护栏上,两名驾驶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
3、盲目乐观的司机
这一类人分布最为普遍。掐指一算,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按人数平均下来发生事故的概率也不高,自己应该不会那么倒霉。生命如此珍贵,怎可以此概率来度量,一旦发生危险,不但对自己,也对家庭、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这两大防困方法,别再用了!
一、清凉油或风油精
开车时在车上准备一些风油精、清凉油之类的东西。犯困的时候,就在太阳穴和脑门上抹一点,凉飕飕的感觉绝对能够帮助你提高精神。
注意:
① 风油精或清凉油的味道,有些同学可能接受不了,大家要量力而行。
② 在使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时,千万不要弄到眼睛上。
二、喝红牛等功能饮料
“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相信大家对这句广告词都不陌生,以红牛为代表的能量饮料广受大众喜爱。
很多人开车时都要准备好几罐红牛喝下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红牛只能暂时解乏,之后却对身体有伤害。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 称,能量饮料可“危害公众健 康”。
以下是为什么开车犯困时不适合喝红牛的三个原因:
欺 骗性警 觉性:红牛等能量饮料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和其他刺激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提供一段时间的警觉性和兴奋感。然而,这种警觉性只是暂时的,并且可能掩盖了疲劳的真实状况,让您误以为自己足够清醒和能够安全驾驶,但实际上您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可能已经受到疲劳的影响。
崩溃效应:喝红牛等高咖啡因饮料会导致身体在咖啡因消失后出现能量低落的情况,这被称为"崩溃效应"。当咖啡因的作用逐渐减弱时,您可能会感到更加疲劳和困倦,这对于长时间驾驶来说尤其危险。
睡眠质量受损:喝红牛等含有大量咖啡因的饮料可能会对您的睡眠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您在开车前喝红牛,尤其是晚上喝,可能导致入睡困难和睡眠质量下降,从而使疲劳问题更加严重。
车开“烂”才知:高速犯困别喝红牛!用简单一招,瞌睡“全跑光”
难道就没有一种不伤害身体但提神醒脑的神器吗?当然有!
小编作为一个有十多年开车经验的老司机,在解困这件事上也试过很多招,但是总是治标不治本。
接下来老司机教给大家简单1招,让瞌睡跑光光!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与教授级研究团队联手,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研究试验,配方经过100+次调整,上百位司机好友的实测,我们的开车提神 产品终于面世了!他就是:云南本草石斛活力精油。
它是由薄荷、人参、桉树叶、艾纳香等植物提取物制作而成,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能缓解晕车晕船功能!
1、开车犯困、立刻清醒
仅需一涂一抹一闻,摆脱困乏、精神抖擞
跟口红差不多大小的瓶身,放在车上,随困随用

取出一部分于掌心。开盖后,滚珠设计,不漏液、不沾手,实用兼具按摩,舒适享受
二抹:将醒神霜涂于人中、太阳穴等部位,可以持久提神。

三闻:手上多余的醒神霜可以在掌心抹匀,然后放到鼻子作深呼吸,将分子吸到体内,瞬间感到冰凉席卷全身,达到立刻提神的效果。
2、晕车晕船,有效缓解
晕车,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车内异味太大或者太颠簸引起的。我们知道薄荷、柠檬、柚子、橙子等香味能够有效缓解晕车,而这些成分植物能量醒神它全都有。

在人中、太阳穴涂抹一点,会让人产生一种冰凉感,精神好了,自然就不容易晕车。
3、植物成分 强效醒神
市面上的提神产品有很多,但是要做到不伤害皮肤并且达到强烈醒神效果的却很少。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植物提取物制作。
云南本草植物能量醒神霜内含的薄荷浓度,比市面上常见的薄荷糖强了10倍以上,瞬间让你有冰块入喉鼻的冰感,爽到头皮发麻!
云南本草石斛提神精油的主要提取物还有葡萄籽油、迷迭香叶油、铁皮石斛提取物、薄荷脑等。
以其完美的成分配比,相比于风油精,气味更为清香舒适,刺 激 性更小。
现在小店做活动,价格优惠!
经常开车犯困的朋友,可以多备上几瓶!
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