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我拿到驾照那天,县政府所有人都说我这辈子就是个跑腿的命。
张科长当着众人的面冷笑:「李建国啊李建国,别以为会开车就了不起,有些人注定一辈子坐不上主席台。」
可他们不知道,三个月后的那场接待任务,会让我从一个受尽白眼的小职员,变成整个县里都要仰视的人物。
那一次,我用方向盘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01
1982年秋天的那个下午,我永远忘不了。
县政府大院里,所有人都围在那辆崭新的北京吉普车旁边指指点点。车身在夕阳下闪着亮光,就像一个从天而降的宝贝。
「建国,你过来。」王县长朝我招了招手。
我心里一紧,赶忙小跑过去。四十二岁的我在县政府里就是个端茶倒水的角色,平时领导们连正眼都不瞧我一下。
「听说你想学开车?」王县长上下打量着我。
我点点头,声音有些发抖:「是...是的,王县长。」
张科长在旁边噗嗤一笑:「王县长,您别开玩笑了。李建国这种出身,能老老实实干好杂活就不错了,还想开车?这可是县里的宝贝疙瘩,万一磕着碰着的...」
那一刻,我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自打我记事起,别人看我的眼神就带着那种说不出的味道。我爹在文革时被批斗,家里成分不好,这辈子好像就被人踩在脚底下抬不起头来。
但王县长却摆摆手:「老张,话不能这么说。咱们县要发展,需要的是能干事的人,不是看出身。」
他转向我:「建国,你真想学?」
我深吸一口气,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想学!王县长,我一定能学会!」
「行!」王县长一拍大腿,「明天开始,你跟着老师傅学。三个月后考核,过了就正式给县里开车。」
周围立马炸了锅。
「这...这合适吗?」
「李建国行吗?」
「万一出事怎么办?」
张科长的脸色更是难看:「王县长,我觉得还是要慎重考虑...」
「没什么好考虑的。」王县长挥挥手,「就这么定了。」
晚上回到家,我坐在小板凳上发了半天呆。
老婆秀兰端着饭菜过来:「咋了?一脸愁容的。」
我把白天的事儿说了一遍。秀兰听完,眼睛亮了:「这是好事啊!你终于有机会出头了!」
「可是...」我犹豫了一下,「我心里没底。万一学不会呢?万一开车出事了呢?到时候不光工作保不住,说不定还要承担责任。」
秀兰放下碗筷,严肃地看着我:「李建国,你记住一句话,机会这东西,它不等人。你不抓住,别人抓住了,你这辈子就真的翻不了身了。」
她的话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
是啊,我已经四十二岁了,在县政府当了十几年的小职员。要是再不抓住机会,这辈子可能就真的只能端茶倒水了。
第二天一早,我早早来到县政府大院。
教我开车的是老孙,五十多岁,在县里开了十几年车,技术那是没得说。
「建国啊,开车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老孙一边擦着车,一边跟我说,「关键是要胆大心细,还得有悟性。」
我使劲儿点头:「孙师傅,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
老孙看了我一眼,叹了口气:「建国,实话跟你说,县里不少人都在看你笑话。他们觉得你学不会,觉得你不配开车。」
我的心咯噔一下。
「但是我老孙不这么想。」老孙突然笑了,「我看人看了这么多年,你这人踏实肯干,只要用心学,没有学不会的。」
那一刻,我差点掉眼泪。
从小到大,很少有人这么相信过我。
02
学车的日子,说苦也苦,说累也累。
每天早上五点,我就起床到县政府大院报到。先是熟悉车的构造,什么离合器、刹车、油门,每个部件我都要摸个遍。
老孙说:「开车和做人一样,你得了解它,才能控制它。」
第一次坐到驾驶位上,我紧张得手心都是汗。
启动发动机的时候,车子突然向前一蹿,把我吓得赶紧踩刹车。结果用力过猛,整个人差点撞到方向盘上。
老孙在副驾驶位上哈哈大笑:「建国,你这是要跟车较劲啊?」
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孙师傅,我这是第一次...」
「没事,谁都有第一次。」老孙拍拍我的肩膀,「记住,开车要温柔,要有感觉。车子就像个女人,你对她好,她就对你好。」
经过几天的练习,我渐渐找到了感觉。
启动、换挡、转弯、停车,这些动作在我手里越来越熟练。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和车子融为一体了。
老孙在旁边看着,不住地点头:「建国,我没看错你。你对车子有天赋。」
但是学车的过程并不顺利。
县政府大院里,经常有人指指点点。特别是张科长,每次路过都要阴阳怪气地说几句。
「哟,李师傅今天又在练车呢?」
「小心点,别把县里的宝贝车给弄坏了。」
「有些人啊,就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我听了心里堵得慌,但是没法反驳。谁让我确实是个小人物呢?
有一次,我正在练习倒车入库,可能是太紧张了,一下子倒得太猛,差点撞到院墙上。
张科长正好路过,立马大声嚷嚷:「看看!看看!我就说不能让他学车吧!这要是撞坏了,谁负责?」
围观的人也开始议论纷纷。
「确实有点危险...」
「李建国这水平,还是算了吧。」
「别到时候出了事,谁都担不起责任。」
我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老孙走过来,冷冷地看了张科长一眼:「老张,你有意见可以直接找王县长说。在这里说风凉话算什么本事?」
张科长讪讪地走了。
老孙转过头对我说:「建国,别听他们胡说八道。学车哪有不出错的?连我当年学车的时候,还撞过电线杆子呢。」
我点点头,但心里的压力越来越大。
晚上回到家,我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抽烟。
秀兰过来陪我坐下:「怎么了?愁眉苦脸的。」
「我在想,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学车。」我长长地叹了口气,「今天差点撞墙,张科长他们都在看笑话。」
秀兰听了,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李建国!你这是什么话?才学了多久就想放弃?」
「可是...」
「没有可是!」秀兰打断我,「你想想,这些年你受了多少窝囊气?好不容易有个机会翻身,你就要这么放弃?」
她的话像刀子一样扎着我的心。
「建国,我跟你说实话。」秀兰的声音有些哽咽,「这些年,我看着你在县里受白眼,我心里比你还难受。我多想有一天,你能挺起腰杆做人。现在机会来了,你一定要抓住。」
那一夜,我想了很多。
想起小时候因为家庭出身被同学欺负,想起在县政府这些年忍气吞声的日子,想起别人看我时那种轻蔑的眼神...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第二天,我比平时起得更早。到了县政府大院,我对老孙说:「师傅,今天我们多练一会儿。」
老孙看了看我的眼神,点点头:「好!」
03
接下来的日子,我像着了魔一样练车。
早上五点到晚上七点,除了吃饭,我基本都在车上。启动、换挡、转弯、倒车、停车,每个动作我都要反复练习几十遍。
手磨出了泡,我就用胶布贴上继续练。腰坐酸了,我就下车活动一下接着坐。
渐渐地,我和车子之间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
我能听出发动机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能感受到车轮和地面摩擦的每一个细节。方向盘在我手里,就像延伸出去的手指一样灵活。
老孙在旁边看着,越来越惊讶:「建国,你这不是在学车,你这是在和车交流。」
我擦擦汗,笑了笑:「孙师傅,我觉得开车不光是技术,更像是一种感觉。」
「对!就是这个意思!」老孙激动地拍手,「很多人开了十几年车,都没有你这种感觉。」
但是我知道,光有感觉还不够,我还需要在各种复杂情况下都能游刃有余。
于是我开始琢磨各种技巧。
在狭窄的胡同里怎么转弯,在雨天怎么保持稳定,在山路上怎么换挡...我把县城里里外外都跑了个遍。
有一次,老孙故意带我到山区的盘山公路上练习。
「建国,这条路有十八个弯,坡度陡,路况复杂。能开好这条路,基本什么路都能应付了。」
我深吸一口气,握紧方向盘。
车子缓缓驶入山路。第一个弯道,我小心翼翼地转过去。第二个、第三个...每一个弯道我都全神贯注。
突然,在第十二个弯道处,对面来了一辆大货车。
山路很窄,两车会车需要极高的技巧。我心跳加速,手心开始冒汗。
「别紧张,慢慢来。」老孙在旁边提醒我。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观察路况。然后轻打方向,缓缓向路边靠拢,给对方让出足够的空间。
货车缓缓开过,我长长地松了口气。
「好!」老孙竖起大拇指,「建国,你这技术,已经不亚于我了。」
那一刻,我内心的自信开始慢慢建立起来。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县里来了消息。省里要派检查组下来,需要最好的司机负责接待。
王县长找到我和老孙:「老孙,这次接待任务很重要。你觉得建国的技术怎么样?」
老孙毫不犹豫地说:「王县长,建国的技术已经完全过关了。而且他开车稳重,绝对能胜任。」
但张科长在旁边皱着眉头:「王县长,这么重要的接待,还是谨慎一点好。万一出了问题...」
「出什么问题?」王县长摆摆手,「我相信建国的能力。就这么定了,这次接待任务由建国负责。」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又兴奋又紧张。
兴奋的是,我终于有机会证明自己了。紧张的是,这么重要的任务,容不得半点差错。
当天晚上,我失眠了。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想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万一车子在路上抛锚怎么办?万一遇到恶劣天气怎么办?万一...
秀兰在旁边轻轻拍着我的背:「别想那么多,你的技术我最清楚。这三个月来,你每天练车到那么晚,连梦话都在说换挡。」
我苦笑了一下:「我就是怕给县里丢脸。」
「不会的。」秀兰坚定地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第二天,王县长把我叫到办公室,详细介绍了这次接待的情况。
来的是省里的一个考察组,一共三个人,由省政府的李副秘书长带队。他们要在县里待两天,考察我们的经济发展情况。
「建国,这次任务很重要。」王县长严肃地说,「李副秘书长这个人要求很高,对司机的技术和服务都有很高的标准。你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我郑重地点头:「王县长,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王县长拍拍我的肩膀:「我相信你。这也是你证明自己的机会。」
接下来几天,我开始做各种准备。
检查车辆,确保每个部件都完好无损。规划路线,把县里的主要道路都重新熟悉一遍。甚至连天气预报我都每天关注,生怕遇到恶劣天气。
终于,接待的日子到了。
那是1982年11月的一个早晨,天气有点阴沉,看起来要下雨的样子。
我早早来到县政府大院,把车子里里外外擦得锃亮。然后换上最好的衣服,等着迎接省里的领导。
上午九点,省里的考察组准时到达。
李副秘书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笔挺的中山装,一看就是见过大世面的。跟着他的还有两个年轻人,应该是随行的工作人员。
王县长亲自陪同,把他们引到车前。
「李副秘书长,这是我们县的司机李建国,技术很好,您放心。」王县长介绍道。
李副秘书长看了我一眼,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我赶紧上前开车门:「李副秘书长,请上车。」
李副秘书长坐进车里,我小心翼翼地启动车子。
第一站是县里的纺织厂。路程不远,大概二十分钟。我开得很稳,尽量让车子平稳行驶。
但是刚开了不到十分钟,天空开始下雨。
先是零星的小雨点,接着雨越下越大。很快,路面就变得湿滑起来。
我心里开始紧张。雨天开车,对技术要求更高。
但我强迫自己冷静,调整车速,小心控制方向。
「司机师傅,技术不错。」李副秘书长突然开口,「雨天路滑,你处理得很好。」
我心里一阵窃喜:「谢谢领导夸奖。」
顺利到达纺织厂后,考察组开始参观。我在车里等着,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第一段路程算是顺利完成了。
但我不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04
下午的行程是去县里的山区看扶贫项目。
那条路我熟悉,就是上次老孙带我练车的那条盘山公路。十八道弯,路况复杂,平时就不好走,雨天就更加困难了。
雨还在下,而且越来越大。
我握着方向盘,感觉手心都是汗。
「建国,你没问题吧?」王县长有些担心地问。
我深吸一口气:「王县长,您放心。」
车子驶出县城,开始爬山。
山路蜿蜒崎岖,加上雨水冲刷,变得更加湿滑。我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车速,每一个弯道都格外谨慎。
李副秘书长坐在后面,一直在观察窗外的景色,偶尔和王县长交谈几句。
第五个弯道,我遇到了一辆下山的货车。会车的时候,我稳稳地靠边,让对方先过。
第十个弯道,路面积水更严重了,我感觉车轮有轻微的打滑。我立即调整方向,稳住车身。
「这条路确实不好走。」李副秘书长评价道。
「是的,山区条件有限。」王县长解释,「不过我们司机的技术很好,绝对安全。」
我暗暗给自己打气:一定不能出错!
第十五个弯道,情况更加复杂了。
雨下得很大,前方的能见度很低。而且这个弯道特别急,坡度也很陡。
我减慢车速,小心地转弯。
突然,前方出现了一块滑落的山石,正好挡在路中间!
我心跳瞬间加速。如果撞上去,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急刹车,在这种湿滑的路面上,车子很可能失控。
怎么办?
千钧一发之际,我想起了在部队学过的特种驾驶技巧。那是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的秘密。
我深吸一口气,轻打方向盘,同时轻踩刹车,让车子以一个巧妙的角度绕过山石。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车里的人甚至没有感觉到什么异常。
「咦?刚才路上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李副秘书长问。
我擦擦额头的汗:「是有块石头,不过已经绕过去了。」
「处理得很好。」李副秘书长点点头。
但这还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几个弯道,路况越来越糟糕。雨水冲刷出了几条小水沟,路面坑坑洼洼。
而且,山上的雾气也开始下降,能见度越来越低。
我不得不开启雾灯,车速降到最低。
「建国,要不要停车等等?」王县长有些担心。
我摇摇头:「王县长,没问题。我能应付。」
李副秘书长在后面说:「司机师傅有信心就好。不过安全第一,千万不要勉强。」
我点点头,继续专心开车。
第十七个弯道,我遇到了最大的挑战。
这个弯道不仅急,而且是个下坡,路面的积水特别深。更要命的是,对面又来了一辆车。
在这种路况下会车,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
我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这一刻,决定着我是成为英雄,还是成为罪人。
车里一片安静,只能听到雨水打在车窗上的声音。
我紧握方向盘,仔细观察前方的路况。对面的车也在慢慢接近。
这时候,我想起了老孙教我的话:开车要胆大心细,要有感觉。
我想起了秀兰的话:机会不等人,一定要抓住。
我想起了自己这些年受的委屈和白眼,想起了内心深处那股不服输的劲头。
不能失败!绝对不能失败!
就在两车即将相遇的那一刻...
《999999999999999》
我突然感觉到车子和我完全融为一体了。
方向盘在我手中变得轻盈无比,我能清楚地感受到每一个车轮的动态。雨水、路面、坡度、对方车辆的速度和位置,所有这些信息都在我脑海中形成了一幅立体的图像。
我轻柔地调整方向,同时精确地控制车速。车子像一条游鱼一样,灵巧地在狭窄的空间中穿行。
这不是我学会的技术,这是我在部队时练就的本能,这是血液里流淌着的天赋。
对面的司机显然也是个高手,我们两个在这个狭小的弯道里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会车。
整个过程不到三十秒,但我感觉像过了三十分钟。
「好!」李副秘书长突然拍手,「这技术,绝了!」
王县长也长长地松了口气:「建国,你可把我们吓坏了。」
我擦擦汗,笑了笑:「让大家担心了。」
但李副秘书长接下来的话,让我彻底震惊了。
「师傅,你这技术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李副秘书长认真地看着我,「我看过很多司机,包括省里的专业司机,都没有你这种感觉。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我犹豫了一下:「我...我以前在部队待过几年。」
「哪个部队?」
「汽车兵。」我没敢说实话。
李副秘书长点点头:「难怪。不过就算是汽车兵,也很少有你这种水平的。」
剩下的路程,我开得更加从容。
山路的最后几个弯道,虽然路况依然复杂,但对我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我甚至开始享受这种人车合一的感觉。
终于到达目的地后,李副秘书长第一个下车。
「王县长,你们县有个好司机啊。」李副秘书长拍着王县长的肩膀说,「这技术,省里都不多见。」
王县长满脸自豪:「李副秘书长过奖了。建国是我们县的好同志。」
当天晚上的接待宴会上,李副秘书长特意叫我过去敬酒。
「建国同志,今天的驾驶技术让我印象深刻。」李副秘书长举起酒杯,「你这样的人才,应该有更大的舞台。」
我受宠若惊:「李副秘书长,您太客气了。我就是个司机。」
「什么叫就是个司机?」李副秘书长认真地说,「能把技术练到你这种程度的人,绝对不是普通人。王县长,你们要好好培养这样的人才。」
王县长连连点头:「李副秘书长说得对,我们一定会重视人才的。」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05
李副秘书长在县里待了两天,这两天我全程负责接送。
无论是去工厂、学校,还是到农村考察,每一次出行我都表现得近乎完美。不仅驾驶技术让人挑不出毛病,服务态度也赢得了所有人的赞扬。
第二天要送李副秘书长回省城的时候,他专门找到王县长。
「王县长,我有个想法。」李副秘书长说,「建国这个同志很不错,省里正好缺这样的司机。你看能不能让他到省里来工作?」
王县长一愣:「这...这个...」
我听了更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省里工作?我想都没想过。
「当然,我知道这对你们县是个损失。」李副秘书长继续说,「但是人才应该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作用。而且,建国到了省里,对你们县也有好处,多了个在省里的关系。」
王县长思考了一会儿:「李副秘书长,这确实是建国的机会。不过我得回去和班子商量一下。」
「当然,当然。」李副秘书长点头,「你们商量好了给我电话。不过我觉得,像建国这样有本事的人,应该有更好的发展。」
送走李副秘书长后,我感觉像在做梦一样。
从一个受尽白眼的小职员,到现在被省里领导看中,这变化来得太快,让我有些不敢相信。
当天晚上,县里召开了紧急班子会议。
第二天上午,王县长把我叫到办公室。
「建国,李副秘书长的提议,班子讨论了。」王县长看着我,「我们决定支持你去省里发展。」
我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王县长...我...」
「不用说什么。」王县长摆摆手,「你有这个能力,就应该去更大的舞台。不过,到了省里也不要忘了我们县。」
我重重地点头:「王县长,您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
但就在这时,张科长走了进来。
他的脸色很不好看:「王县长,我觉得这事儿还得再考虑考虑。」
「老张,还有什么可考虑的?」王县长皱眉。
「建国的技术确实不错,但是到省里工作,不光是技术问题。」张科长阴阳怪气地说,「省里那些领导,眼光高着呢。建国这出身...」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我感觉脸上一阵火辣辣的。
王县长的脸沉了下来:「老张,什么年代了,还说这些陈词滥调?建国的能力大家都看到了,出身算什么?」
「我也是为了建国好。」张科长继续说,「万一到了省里不适应,到时候进退两难...」
「够了!」王县长拍桌子了,「张科长,你如果对我的决定有意见,可以向上级反映。但是在我还是县长的时候,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张科长讪讪地走了。
王县长转过来安慰我:「建国,别听他胡说。你有能力,到哪儿都能站稳脚跟。」
但我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说不紧张是假的。县里虽然小,但我熟悉。省里那么大的地方,我一个农村出身的人,真的能适应吗?
晚上回到家,我把这事儿告诉了秀兰。
秀兰听了,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建国,你终于要翻身了!」
「可是我心里没底。」我坦诚地说,「省里那种地方,都是有文化有背景的人。我一个...」
「你一个什么?」秀兰打断我,「你有本事!这两天省里领导的表现你也看到了,他们认可的是你的能力,不是你的出身。」
她握住我的手:「建国,这是老天给你的机会。你要是不抓住,可能这辈子就再也没有了。」
那一夜,我又失眠了。
但这次不是因为担心,而是因为兴奋。
我想象着在省里工作的样子,想象着那些曾经瞧不起我的人知道这消息后的表情,想象着我和秀兰过上体面生活的模样...
第二天,我正式接到了调令。
一个月后,我将前往省政府报到,担任省政府车队的司机。
消息传开后,整个县政府都轰动了。
有人祝贺,有人嫉妒,有人不敢相信。
张科长的脸色特别难看,几天都没理我。
但我不在乎了。
在准备离开的这一个月里,我把所有的工作都认真交接好。王县长还专门为我举办了欢送会。
会上,王县长说:「建国同志是我们县的骄傲。他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只要有能力,有决心,就一定能够成功。」
老孙也发了言:「建国,你是我见过的最有天赋的司机。到了省里,一定要继续发挥你的特长。」
甚至连一些平时和我不太说话的同事,也过来和我握手道别。
「建国,到了省里别忘了我们啊。」
「以后有机会,多为我们县说说好话。」
「你这算是咱们县的光荣了。」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真的彻底翻身了。
06
1983年春天,我正式到省政府报到。
省政府的大院比县政府大得多,气派得多。来来往往的都是西装革履的干部,说话办事都透着一股见过大世面的劲头。
我被分配到省政府车队,队长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同志,姓陈。
「你就是李建国?」陈队长上下打量着我,「李副秘书长专门交代过你的情况。听说技术很不错?」
我谦虚地点头:「陈队长,我会努力的。」
「行,先熟悉熟悉环境。」陈队长带我参观车队,「省里的要求比县里高,服务对象层次也不一样。你要有心理准备。」
车队里有十几个司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看我的眼神,带着一种审视的味道。
毕竟,我是从县里调上来的,在他们眼里,可能就是个乡下人。
「这就是新来的李建国?」一个年轻司机小声说,「听说就是个县里的司机,怎么就调上来了?」
「谁知道呢,可能有什么关系吧。」另一个接话。
我听了心里不舒服,但没有说什么。
我知道,要想在这里站稳脚跟,还得靠实力说话。
第一个星期,我被安排跟车学习,熟悉省里的各种路线和规矩。
省城的路比县里复杂多了,各种大道小巷,政府机关、宾馆饭店,我得全部记熟。
服务的对象也不一样。省里的领导层次高,要求严,一点小毛病都可能被注意到。
但我学得很快。
凭着在县里积累的经验,加上我本身的驾驶天赋,很快就适应了省里的工作节奏。
两个星期后,陈队长开始让我独立执行任务。
第一次任务是送省政府的一个处长去市里开会。
那个处长姓刘,五十多岁,看起来很严肃。上车后基本不说话,只是偶尔看看手表。
我小心翼翼地开着车,尽量保持平稳。
到了目的地,刘处长下车的时候说了一句:「小李,开得不错。」
就这一句话,让我心里乐开了花。
渐渐地,我在车队里站稳了脚跟。
我的技术好,服务态度也好,很快就赢得了不少领导的认可。
有一次,省里一个副省长要去外地出差,陈队长专门安排我开车。
这个副省长姓张,是个很和蔼的老同志。路上,他主动和我聊天。
「小李,你是哪里人?」
「张副省长,我是本省X县的。」
「X县?那个地方我去过,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张副省长笑着说,「你怎么想到来省里工作的?」
我就把自己学车和被推荐的经历简单说了一遍。
张副省长听了,点点头:「很好。有能力的人就应该到更大的平台上发挥作用。你好好干,前途无量。」
那次出差很顺利,张副省长对我的服务很满意。
回来后,他专门在车队里夸奖我:「小李这个司机很不错,技术好,人也踏实。陈队长,这样的人要好好培养。」
从那以后,我在车队里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那些原本对我有意见的同事,也开始对我刮目相看。
「建国,你这技术确实没得说。」
「是啊,连张副省长都夸你,厉害。」
「以后有什么技巧,教教我们呗。」
我心里美滋滋的,但表面上还是很谦虚:「大家客气了,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工作稳定下来后,我开始考虑把秀兰接到省城来。
省政府给我分配了一套小房子,虽然不大,但比县里的条件好多了。
秀兰来了之后,高兴得不得了。
「建国,你看咱们现在住的地方,多气派!」她在房间里转来转去,「以前想都不敢想。」
我也很满足。
从一个县里受白眼的小职员,到现在在省里有稳定工作,住着政府分的房子,这种变化让我经常感觉像在做梦。
但我知道,这一切都来得不容易。
每一天,我都要比别人更努力,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站稳脚跟。
有时候晚上躺在床上,我会想起那个雨天的山路,想起李副秘书长的赞扬,想起王县长的支持...
如果没有那次接待任务,如果我没有展现出自己的能力,现在的我还会是什么样子?
可能还在县里端茶倒水,被人瞧不起。
想到这里,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07
在省政府工作的第二年,我的人生又发生了一次重大转折。
那是1984年的夏天,省里来了一批外国客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省接待的最高规格的外宾团。
省里高度重视,所有的接待工作都要求做到完美无缺。
「建国,这次任务交给你。」陈队长郑重地对我说,「省领导亲自点名要你开车。」
我受宠若惊:「陈队长,我能行吗?」
「废话,要是不行,领导能点你的名?」陈队长拍拍我的肩膀,「不过压力确实大,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接下来的几天,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检查车辆,规划路线,甚至连外宾的习俗我都了解了一遍。
接待当天,我换上最好的制服,早早等在宾馆门口。
外宾团的团长是个德国商人,四十多岁,看起来很精明。随行的还有几个技术专家和翻译。
省里的张副省长亲自陪同。
「小李,拜托了。」张副省长上车前对我说,「这批客人很重要,关系到我们省的一个大项目。」
我郑重地点头:「张副省长,您放心。」
车队缓缓驶出宾馆。
第一站是我们省最大的工厂。路程大概一个小时,路况比较复杂,要经过市区和郊区。
我开得很稳,尽量让车内的客人感觉舒适。
德国团长坐在后排,不时地看看窗外,和翻译交流着什么。
突然,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一辆卡车闯了红灯,直直地朝我们冲过来!
这一刻,车里所有人都紧张了。
我瞬间判断出了情况:如果按正常速度通过,一定会被撞到。如果急刹车,后面的车队可能追尾。
怎么办?
千钧一发之际,我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动作。
我猛打方向盘,同时踩下油门,让车子以一个漂亮的弧线避开了卡车,然后迅速回正方向,继续平稳行驶。
整个过程不到五秒钟,但技巧难度极高。
车里安静了几秒钟,然后德国团长突然拍手:「Wunderbar!(太棒了!)」
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对我说:「司机师傅,你的技术...非常好!」
张副省长也长长地松了口气:「小李,刚才真是有惊无险。」
我擦擦汗:「让大家受惊了。」
但德国团长却很兴奋,一路上不停地夸奖我的驾驶技术。
到了工厂后,他甚至专门找到省里的接待人员,要求了解我的情况。
「这个司机太厉害了!」德国团长通过翻译说,「在德国,这种技术只有专业赛车手才有。」
张副省长很自豪:「我们省的司机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
那天的接待很成功,德国客人对我们省的工业水平和接待水平都很满意。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德国团长在临走前,专门来车队看望我。
「李师傅,我在德国有很多朋友搞汽车,他们一定对你的技术很感兴趣。」德国团长认真地说,「如果有机会,欢迎你到德国去交流。」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去德国?那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德国团长是认真的。他留下了联系方式,说会帮我联系德国那边的汽车技术交流项目。
这件事在省里引起了很大反响。
省领导们开始重新审视我这个从县里调上来的司机。
「建国这个同志不简单啊。」
「是啊,能得到外国专家这么高的评价,不容易。」
「我们要好好培养这样的人才。」
陈队长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建国,你给我们车队争光了!省长都知道你的名字了!」
而我,感觉自己的人生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县里的小职员,到省里的司机,再到现在被外国专家认可,这一路走来,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真的不敢相信。
那天晚上,我和秀兰坐在小房子里,回忆着这几年的变化。
「建国,你说我们以后会是什么样子?」秀兰好奇地问。
我想了想:「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我们努力,生活会越来越好。」
「你还记得1982年那个雨天吗?」秀兰突然问。
我当然记得。那个改变我命运的雨天,那条十八道弯的山路,那次让我一举成名的接待任务。
「记得。」我点点头,「如果没有那天...」
「如果没有那天,我们还是县里的小老百姓。」秀兰接过话,「但是建国,我要说的是,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你没有那三个月的苦练,如果你没有过硬的技术,就算有再多的机会也抓不住。」
她说得对。
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
那三个月的苦练,那些年的默默承受,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才是我能够抓住机会的根本原因。
现在想起来,我最感激的还是王县长给了我学车的机会,最感激的是老孙的悉心教导,最感激的是秀兰一直以来的支持。
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几个月后,德国那边真的来了消息。
他们邀请我参加一个国际汽车技术交流会,为期一个月。
省里高度重视,专门为我办理了出国手续。
1985年春天,我踏上了去往德国的飞机。
坐在飞机上,我想起了三年前的那个雨天。
谁能想到,一个县里受白眼的小职员,会有机会走出国门,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技术专家交流?
谁能想到,那次艰难的山路驾驶,会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
谁能想到,82年我学的那套开车技术,会带我走到今天这一步?
飞机穿破云层,阳光洒进舱内。
我知道,我的人生还有更多的可能性等着我去探索。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决定学车的下午,始于那三个月的刻苦练习,始于那个雨天的十八道弯。
有时候,一个人的命运,真的就在那一瞬间的选择里。
我选择了抓住机会,选择了永不放弃。
所以,我的人生彻底改变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