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超3.5万辆创两年最高纪录,ModelY出口同比大增214%,持续引领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超3.5万辆,创两年最高纪录,Model Y出口同比大增214%——听起来是不是挺厉害?其实这背后,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细节。这次我试着从研发、供应链、渠道和用户心理这几个角度,聊聊我看到的行业动态和自己的一些小思考。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超3.5万辆创两年最高纪录,ModelY出口同比大增214%,持续引领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有驾

先说这个数据吧:10月,上海出口超过3.5万辆,刷新了近2年的单月最高。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涨了不少,大概是214%左右。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增长?我觉得,中间有几个原因。一个,去年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在欧洲市场逐渐站稳脚跟。这跟欧洲对新能源车的支持力度大,把相关产业链、技术实力都拉高了不少。另一个,当然也是供给充足,玩线性增长不太靠谱,但这波疫情后,供应链逐步恢复,车厂有底气去多发货。

我记得,上次跟供应链上的朋友聊,他说特斯拉的电池包已经实现全球化布局,从上海这边发货的400多万辆中,电池就占了大头。这次看到上海第500万块电池包下线,其实还挺震惊的。因为这个数字意味着他们在电动车的心脏生产上,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研发,很多东西是自研自制的。这让我对特斯拉的核心技术依赖自研有了更深一层的感觉——不像某些品牌,核心零件还得靠进口。没细想过吧,电池包其实跟手机芯片一样,都是芯片和料子的结合体,供应链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品牌的命脉。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超3.5万辆创两年最高纪录,ModelY出口同比大增214%,持续引领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有驾

说到这,突然跑题了:你们知道,特斯拉的电池技术其实在业内算是自学成材的吗?这个自研其实不单是真的创新,也包括整合、优化。背后可以想象成一场拼拼凑凑的拼图游戏——研发团队像厨师一样,把各种技术元素拼在一起,最后做成今天的电池大锅。

再说供应链的事吧——这大概是我个人觉得最踏实的一环,行业里其实没人喜欢掉链子。全球变局下一点都不能掉以轻心,也因此上海工厂不断深化产业链本土化。从2019年底的30%到现在的95%,我估算,供应链的本土化成本降低了至少20%。这其实像盖房子,地基稳了,房子才能高矗立。更别说,供应链稳定还能保证交付效率。记得帮朋友看车时,他说:买特斯拉,最怕装配和供应链卡壳。可见,这点关系到用户的心情。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超3.5万辆创两年最高纪录,ModelY出口同比大增214%,持续引领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有驾

说到用户,我有个私心,最喜欢看用户心理的转变。从最初的牌子旗舰到现在性价比+可信度,中国的客户变得越来越理性。特斯拉在华的宣传,已经不再是看我飞,而是我这车(Model Y)能稳稳跑,而且外观还算对得起价格。在欧洲销量遇冷,也让我琢磨:品牌情感价值不够,或者说,品牌和本土消费心理拉不开距离。你觉得,用户到底看重什么?外观?续航?还是售后体验?

这个话题跑了点远,其实我有个猜测,没太仔细验证:在目前的全球制造业中,上海工厂的成功,不仅是对中国制造的肯定,更像是一个示范点,可能会带动其他企业沿着类似路径走。你们怎么看?难不成,我的意思是说:中国制造逐渐走出去可能更像是在走进去——走到欧洲、东南亚再到美国。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超3.5万辆创两年最高纪录,ModelY出口同比大增214%,持续引领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有驾

回到出口增长这事,很多人关注钣金和外壳,但更核心略带隐形的变化,还是在汽车内功上。研发投入、供应链布局、渠道网络打磨——这些都是实际落到地上的功夫。而这次特斯拉能突破两年前的记录,必须得归功于他们在技术自主、产业链稳固、全球市场布局上的持续努力。

我想问一句:你们觉得,除了特斯拉,谁还能撑得住这个出海高速弯道?或者说,现在的制造向上路,真的是走出去了吗?反正我,偶尔会想象:假如未来某天,这些车能像手机一样,成为移动的生活空间——你会不会觉得,你的下一个车,会直接变成你的第二个家呢?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超3.5万辆创两年最高纪录,ModelY出口同比大增214%,持续引领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有驾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