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秋十月的销售大战中,比亚迪以惊人的217518辆月销量和142.2%的同比增幅,独领风骚。
随着第三百万辆新能源车的下线,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地位再次得到印证。其自主研发的三电技术成为其一路高歌猛进的关键。然而,即便是如此强大的比亚迪,也有其软肋——车机系统,这一直是车主们诟病的焦点。那么,搭载DiLink 4.0的汉DM-i能否打破“比亚迪车机不佳”的固有印象呢?接下来,我们将一探究竟。
我们先从汉DM-i车机的硬件说起。这款车机配备了高通骁龙690芯片,虽然只是一款定位中端的芯片,采用了2+6的8核架构和三星8nm工艺,但性能表现还算不错。经过我们的实测,其在geekbench5上的跑分单核为589分,多核为1388分,与当前中端千元手机处理器相当。
尽管与竞品普遍选择的高通8155芯片相比,汉DM-i的这款中端芯片显得稍逊一筹,但其支持5G和WiFi-6,且制程技术并不落后。经过多次跑分测试,性能稳定,并未出现明显下降或发热降频现象。至少相比之前被车主吐槽的“万年”骁龙625,提升是显而易见的。此外,8G第四代LPDDR4X内存的加入,也大大提升了车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汉DM-i的中控屏延续了比亚迪的旋转屏设计,15.6寸的屏幕和1080P的分辨率虽不算出众,但尺寸足够大,加上16:9的比例和横竖屏旋转功能,无论是观看横屏还是竖屏内容都有不错的体验。前排丰富的充电接口也满足了大部分用户的充电需求。
在UI设计方面,比亚迪的DiLink 4.0相比3.0有了明显的进步。界面更加清晰简洁,卡片式的布局使得常用功能一目了然。得益于大尺寸的中控屏,各个控制区域面积宽敞,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DiLink 4.0还将车辆的常用信息和通知整合到了负一屏,显示全面且方便查看。同时,该系统还支持华为的HICar功能,丰富了手机与车机的互联体验。语音交互系统的升级也补足了之前的短板,现在支持最长20秒的连续对话和四音区分区识别控制。
比亚迪的车机生态可谓是开放至极,几乎所有安卓应用都可以轻松安装到车机中。这种极致的开放性带来了高度的可自定义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然而,这种开放性也带来了安全问题的考量。如何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之间找到平衡,可能是比亚迪未来需要面对的挑战。
总的来说,虽然比亚迪汉DM-i的车机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芯片性能相比竞品略显不足,开放的车机生态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等,但其在UI设计、语音交互系统以及应用生态方面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在车机表现上,比亚迪已经具备了与友商一较高下的实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