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越买越大?9成车主后悔了,这些场景根本用不上

最近这两年,您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咱们身边的车,尤其是国产新能源车,好像一夜之间都“长大”了。

马路上、停车场里,那些体型庞大的SUV越来越多,车屁股后面挂着“9”的车型更是扎堆出现。

从最早大家熟悉的理想L9,到后来的问界M9,再到腾势N9、智己LS9这些即将或者已经上市的新车,简直形成了一支“9字头”大军。

SUV越买越大?9成车主后悔了,这些场景根本用不上-有驾

这些车有个共同点,就是大,非常大。

车身长度普遍超过五米二,宽度接近两米,轴距也都在三米一以上,往那一停,跟个小房子似的,气场确实很足。

这股风潮来得又快又猛,让很多人心里都冒出一个问号:咱们真的需要这么大的车吗?

这背后到底是真实的家庭用车需求升级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在起作用?

咱们先得承认,这些大车的优点确实很明显,最核心的就是空间。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辆车能舒舒服服坐下六七个人,这吸引力是巨大的。

想象一下,周末或者节假日,带着父母、孩子,全家老小一起出门,不用再开两辆车,一车搞定,后备箱还能塞下一大堆行李和孩子的玩具,这种场景确实很诱人。

SUV越买越大?9成车主后悔了,这些场景根本用不上-有驾

而且现在的造车技术,特别是新能源技术发展起来后,这些大家伙的第三排座椅不再是过去那种只能让小孩或者宠物坐的“小板凳”,很多车型的第三排都能让一个成年人比较体面地坐进去,长途旅行的舒适度大大提升。

再加上电动机的特性,这些重量动辄两三吨的“公路巨兽”,开起来却一点不笨重,提速飞快,动力随叫随到,驾驶感受上甚至比很多小车还要轻快,这种反差感也让很多人着迷。

但是,理想中的美好画面,一旦放到咱们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里,可能就要打上一些折扣了。

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驾驶上的不便。

车子大,视野确实好,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可是在咱们国家大部分城市里,尤其是一些老城区,道路并不那么宽敞。

你开着一台车长五米二、车宽两米的车,去钻那些狭窄的胡同或者老街,心里肯定是捏着一把汗的。

转弯半径就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有数据显示,像问界M9这样的全尺寸SUV,转弯半径要到5.8米,而一台像比亚迪海鸥那样的小型车,不到5米就能搞定。

SUV越买越大?9成车主后悔了,这些场景根本用不上-有驾

别小看这不到一米的差距,在很多路口,这就意味着人家小车一把方向就能轻松掉头,而你可能需要来回倒腾两下,后面要是再有车按喇叭催促,那份从容和体面瞬间就没了。

对于很多驾驶技术本就算不上顶尖的普通人来说,驾驭这么一个大家伙,在复杂的城市路况里穿梭,无疑是一种精神和技术上的双重考验。

开车的难题解决了,停车的烦恼又接踵而至。

这恐怕是所有大车车主共同的痛。

咱们城市的停车位,很多都是按照过去小车的尺寸标准来划的,宽度也就两米二到两米五。

你把一台接近两米宽的车停进去,两边剩下的缝隙也就刚好够一个瘦子侧着身子钻出来。

很多时候,为了自己和旁边的车都能方便开门,你不得不占用一个半车位,这既不礼貌,也容易引起矛盾。

SUV越买越大?9成车主后悔了,这些场景根本用不上-有驾

更让人头疼的是,现在很多商场、写字楼为了最大化利用空间,建了大量的机械式立体车库。

这些车库对于全尺寸SUV来说,基本上就是禁区。

它们的尺寸和重量都超过了机械车位的承载极限,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把车升上去,自己则要在一层又一层的地库里像无头苍蝇一样,去寻找那个可遇不可求的超宽地面车位。

有时候为了停个车,找上二三十分钟都算是家常便饭,那种开着几十万豪车却找不到地方停的尴尬,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

既然有这么多实实在在的麻烦,为什么这些全尺寸SUV还卖得这么火,车企们也跟下饺子一样不停地推出新款呢?

这就要说到咱们国人买车时一些比较深层次的心理了。

从表面上看,是家庭人口变多了,需要大空间。

SUV越买越大?9成车主后悔了,这些场景根本用不上-有驾

但是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年365天,真正需要全家六七口人一起满载出行的场景,到底有几次?

可能也就是春节回老家、五一、十一长假出去玩这几次。

而更多的时候,这台车的使用场景是什么呢?

是车主一个人上下班通勤,是接送一个孩子上学放学,车里大部分座位都是空着的。

为了那一年屈指可数的几次“满员”需求,而去忍受剩下三百多天里,开着一台大车在拥堵的城市里腾挪、在狭窄的车位里挣扎,这笔账算下来,真的划算吗?

从这个角度看,很多人对大空间的追求,可能并不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存在的“刚需”,更像是一种为了应对极少数情况而产生的“冗余需求”。

那么,真正推动这股热潮的,除了家庭因素,恐怕还有另一个我们都心知肚明,但又不太好意思宣之于口的原因,那就是“面子”。

SUV越买越大?9成车主后悔了,这些场景根本用不上-有驾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大”往往和“好”、“气派”、“有实力”这些词是划等号的。

一辆尺寸庞大的车,就像一张无声的名片,它停在那里,不用说话,就能向周围的人传递出车主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尤其是在过年过节回老家的时候,开一台又大又新的SUV回去,在亲戚朋友面前,那种自豪感和满足感,是开一台小车所无法比拟的。

这并不能简单地用“虚荣”来概括,它更像是一种植根于我们文化深处的、对成功和体面的追求。

车,在很多时候已经超越了它作为交通工具的本身属性,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交道具。

可能有人会说,你看人家美国,满大街跑的都是那种更大的全尺寸SUV,人家怎么就没这么多事呢?

这个比较,恰恰忽略了我们和他们之间巨大的国情差异。

SUV越买越大?9成车主后悔了,这些场景根本用不上-有驾

美国是典型的“车轮上的国家”,地广人稀,公路修得又宽又直,大部分家庭都住在有独立车库和院子的郊区,停车根本不是个事儿。

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他们需要大车,比如拖着房车去露营,或者拉着游艇去度假。

而在我们国家,人口高度密集,城市规划紧凑,公共交通系统极其发达,大部分人生活在公寓楼里,停车资源是寸土寸金。

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基础设施,都决定了更灵活、更高效的交通工具才是更符合实际的选择。

把美国的那一套用车逻辑直接搬到中国来,就像让一个习惯在草原上奔跑的人,非要到拥挤的集市里跳舞,肯定会觉得束手束脚。

说到底,选择买什么样的车,终究是个人的自由。

全尺寸SUV有它独特的魅力和适用场景,对于那些真正有高频次、多人出行需求的大家庭来说,它确实是个好选择。

但对于更多的普通消费者而言,在被各种宣传和周围人的选择所影响,准备下单购买一台“9字头”大家伙之前,或许真的可以停下来多问问自己:我买它,究竟是为了解决日常出行的实际问题,还是为了满足偶尔的远方和时刻存在的“面子”?

毕竟,车是为人服务的工具,我们应该是车的主人,而不是为了伺候一台车,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烦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