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我翻了翻9系大车的销量数据,心里那个复杂啊。讲真,9系级别的竞争,没想到竟然这么火爆,卖得好的基本都是刚刚上市不久的新面孔。乐道L90跑到12000辆左右,银河M9紧随其后,十来万辆中能杀出这么几匹黑马,有意思的是,后面的主力基本都在等着换代,这就透出点不一样的味道。
谁能想到理想L9只剩两千出头的销量?这数字让我有点意外。朋友小张是理想车主,他前几天还抱怨说:这年头理想不受待见了,我都怀疑它是不是自己玩脱了。我猜,这跟理想之前的产品节奏过慢有关系,毕竟这级别,技术和创新缓慢,用户很快就不耐烦了。反观腾势N9,号称新能源大杀器,卖得才1500多一点,都说产品不错,可市场认可度真的太低了,销售小哥跟我吐槽:你别看逼格高,买的人没多少,客户总讲续航啊,补贴政策一变动,心里都凉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老李家修车店修理工跟我说过它们的侧面情况。特别是供应链,像9系这种大块头车型,开发周期长,零部件复杂,每次几百个供应商的配合好像编织一张大网。像乐道L90,抓住了供应链这根命脉,全流程同步推进,交货率稳定,这对咱们品牌积累口碑非常关键。你说供应链稳定,不就是比喻成一锅复杂的炖肉,所有材料得同时放,否则味道全乱套。至于理想和腾势,看起来供应链后期支撑力度有点不足,自己走得有点慢,产品没及时跟进,也就被市场甩远了。
也不能说理想就完全沉沦。我前头说数据的时候感觉有点太绝了,毕竟理想L9的用户忠诚度还是不低,那些早期买家的口碑还不错。只是相比新面孔,比如乐道L90,从用户心理看,它更加接地气,比如一位车主说:虽然没啥科技感,但家用舒适实在,算得上现在性价比最高的。这背后其实透露出个很现实的问题:消费者对9系这个级别车的期待不是纯粹的高大上,更多时候是实用和稳定。你觉得这个是不是大部分人买车的真相?
再说说银河M9,这款车我个人觉得很有感触。它销量能接近1万,但这更多是得益于它精准的渠道布局和地推团队。销售负责人还跟我聊过:我们深耕三四线市场,很多客户觉得9系太贵,M9刚好填补了他们的需求空白。这和理想的高端溢价策略形成鲜明对比。说到这,不禁让人思考,买车到底是买品牌,还是买合适自己钱包的产品?(这段先按下不表)
对比之下,吉利表现抢眼,旗下三款车都在9系竞争里杀出重围。尤其是领克900和极氪9X,销量在7000到3700之间,看似差距明显,但实际上他们的市场定位和用户画像差异也大。领克900走的是年轻科技风,极氪9X则强调智能化和续航。看数据就会发现,领克900用户较多选择这款车为家用兼顾商务,极氪9X则多是对智能系统有更高追求的科技粉。这就提醒我,消费升级和差异化车型的推出,在这种激烈竞争中尤其重要。
比亚迪几乎没在这波9系竞争中占到什么便宜,甚至买气不如吉利。以前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给人感觉是领头羊,但这次感受有点退步了。分析下原因,一是品牌高端形象有待提升,二是用车体验和供应链匹配不上市场期望。我才想起这个事儿,朋友小王之前开过比亚迪汉EV,他说:动力强劲没错,但内饰做工和保养服务,确实差别出来了。这是很具体的细节,消费者更喜欢用得顺。
对了,忘了提刚才翻笔记时,还有个有趣点:乐道L90销量迅速飙升的一个原因,居然是它的极速交付周期,从下订单到提车平均只需20天左右(样本少,体感),比很多竞争对手快了近一半。这在汽车行业其实蛮罕见,就像快餐的即点即做,极大满足了消费者的即时占有感。
不过说起渠道,还有很多灰色地带和博弈。比如我听一位前供应链经理说过,渠道压力变大,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利润分配更紧张,供应商甚至被夹在中间。用他的话来形容就是:链条里,每环节都得过‘考核’,不然就被替换,这背后资金和时间成本高得吓人。这不禁让我思考,未来的9系竞争,谁能更好地操纵这盘大棋?是不是意味着部分品牌只要供应链和渠道出问题,销量就难提起来?
同时间,我也在想,这场大浪淘沙中,理想和腾势这种产品有料但销量不足的局面,是不是只会越来越多?是不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不再是单靠技术实力就能立足的江湖?(说不清楚)
对用户心理的研究也不能忽略——当市场上新车层出不穷时,用户选择竟然越来越快。他们就像在扫货,时间有限,体验感和交付快成了决定性因素。销售人员直言:现在消费者买车像抢鞋,小跑腿似的,谁快谁赢。
最后我不得不提个小计算,粗算了一下乐道L90的百公里使用成本(估算,包含电费和日常维护),大概在0.5元到0.7元之间,比起理想L9高了一点点,但没超出太多。对普通家庭来说,这差距微乎其微,但对成本敏感型客户,或许是一大加分项。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过,未来9系的格局会不会继续向快交付+性价比倾斜?所谓豪华和智能配置,真的能继续成为核心卖点吗?当大部分消费者可能更关心实际用车体验,纯靠品牌光环撑场面还够吗?这件事,真挺让人琢磨的。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