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到重卡行业每个月的销量榜,我都不太爱去看那所谓的排名头几位。倒不是对这个行业多有偏见,而是实在没太多悬念:谁都知道,中国重汽还坐那老大位置,雷打不动,稳稳地一马当先。这事有啥看头吗?销量如此扎实,差距大得让其他品牌连打酱油都难沾边。但,难道市场真的讲究的就是谁能一骑绝尘,然后剩下的就只能望尘莫及吗?
我反倒想问一句,大家习惯了重汽这种遥遥领先,真的思考过背后原因没有?是产品技术好,还是服务接地气,或者其实是品牌力刷了多年的声望?要问原因,肯定谁都会说这几条,但你信不信,这里面每一条单拎出来,别家的重卡也能做一做,技术都在进步,服务号称都在提升,但为啥就只有中国重汽搞成了现在这副无人可撼动的样子?
咱可以看看最近的数据,2.5万辆的单月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这一串数字摆在那,不服不行。如果说前五名差距不是很大还可以说竞争激烈,现在倒好,中国重汽比第二名多出6.6万辆,比第三名多出8.1万辆。是不是已经形成了“你跑你的,我数我的钱”的格局?
有人说嘛,市场分化已经越来越明显。头部玩家混的是实力,尾部企业过的是情怀,但这并不是坏事。市场就是优胜劣汰嘛,有本事就进来混,没有本事就请靠边儿站。但偏偏在这样的大盘下,重汽这种稳稳的老大哥地位,不禁让人想追问:难道真的就没有谁能撼动他们一丝吗?这是不是反而让创新和突破变得难以发生?
回过头来分析下,中国重汽为啥能做到今天这样。产品是根本。豪沃、汕德卡、黄河三箭齐发,每个系列都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真正在卡界扎下了根。有人调侃说,现在你去专营店转一圈,卡友聊的全是豪沃和汕德卡,甚至有人一口气问车型的出勤率。这出勤率听着好像是干活不带偷懒一样,其实说到底,干卡这行,车是否省油,稳不稳,故障率低不低,比你花那个广告钱都来得实在。
还有就是动力链,曼技术发动机和潍柴发动机的“双主力”,咱不说技术细节,有多少卡友买车就盯着发动机?只要听说省油、动力够劲儿,选车就是下单。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自主研发的S-AMT16变速箱,这玩意让自动挡一下成为了卡车圈里流行新宠。以前有人觉得自动挡是耍花样,现在都说省钱才是硬道理。
别觉得所有功劳都是技术,产品好了,服务能不能跟上不也是硬茬?说实话,中国重汽这亲人服务已经快变成了“卡友们的第二个家”。要换做别的,服务就是喊个口号,坏了踢皮球,修不好再等等排队,售后比买车还磨人。可重汽不同,他们是真的在把卡友们当自己人,大到送配件救急,小到给司机熬鸡汤,真有那么点家人的味儿。你能说这种基本功不重要?这就是服务的温度。
说到这儿你会发现,市场哪怕大到无法撼动,底层逻辑其实还是回归到用户体验。谁能让用户省心,谁让客户觉得“我不是被忽悠来掏钱的”,谁才会在市场里越变越强。中国重汽靠什么把卡友们聚成了一个圈?不是谁家广告做得花哨,也不是谁喊的口号最响,那是靠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接地气的服务。
回头再想,市场的两级分化,其实也是时代的分化。以前大家都差不多,那叫百花齐放。现在行业变了,五强一枝独秀,其他只能凑个数。有人觉得这样不好,觉得创新就此断了。但你要问我,头部企业的强大其实是给同行树立了标杆。有本事你就自研新技术,有本事你就搞更贴心的服务,真正让市场把你的价值认出来。一顶一的好车,三点一线的服务,本就不是简单积累出来的结果。
还有一点没法忽略:中国重汽的创新路径其实很值得琢磨。别家看的都是销量,他们关注的是产品多场景适配和细分领域的突破。比如汕德卡最近几年用户口碑一路飙升,是因为出勤率提高了。啥叫出勤率?不就是卡车少坏,多拉快跑,赚钱也多嘛。卡友的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才是中国重汽能稳坐市场老大的核心逻辑。黄河重卡也是这思路,一开始主打高效,现在主动升级新车型拓宽边界,卡友自然乐于为新车买单。
技术很重要,服务更重要,口碑其实最重要。那些喊着以人为本的厂家,如果只是做做样子,骗骗补贴或者刷个流量,说到底还是走不长远。卡友不是傻子,谁家产品能用谁家服务到位,才会一传十十传百,最终成为市场的赢家。
有人说市场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这句话我很认同。你要是仔细看中国重汽最近几年做的事情,全是苦练内功。“市场开发出了多款在各自细分领域最适合的车型”,这不是空话。比如物流快递用的重卡和干长途的都分得清清楚楚,你什么场景他们就给你什么配置,这招比叫卖更顶用。
你说这样是不是就没有挑战者了?我觉得恰恰相反。中国重汽的成功是市场的标尺。做不好服务的车企只能被淘汰,做不好技术的企业只能被边缘。中国重汽作为行业老大,不盲目搞大跃进,不胡乱追新潮,而是追求让卡友真正有获得感,这才是市场该有的样子。别的企业也别灰心,这个标杆不是吓人的档,是让大家知道该往哪里学习改进。卡友们也别光看头部,适合自己的车才是好车。
有朋友问我,中国重汽接下来是不是还要一路独秀?我想说,市场是流动的,没有永远的老大也没有永久的新兵。领先靠的是每一天都不懈怠,每一步都走得实在。口碑、服务、创新这些看似老掉牙的词,其实才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重汽今天的强大,靠的是这些基本的、普世的价值观。谁还觉得这是鸡汤,那就再看看别人家的销量数据。
如果有一天中国重汽被挑战甚至被超越,我未必会觉得遗憾,反而更希望重卡行业能有“鲶鱼效应”,让市场重新活跃。只是,现在中国重汽已经用事实证明了“服务不是喊口号,技术不是拍脑袋”,谁想做下一个老大,都得比他们更踏实、更接地气,这才配在卡友们的饭碗中占据一席之地。
销量稳居榜首,不是偶然,是踏踏实实走出来的路。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人嘲讽,但每一个卡友的选择,都是真心换来真心。中国重汽不是天生老大,他们只是做对了最基本的事情。你还觉得市场里没有悬念吗?其实悬念永远在:下一个改变行业的突破,会不会就藏在下一个重汽,或者,在下一个扎根用户的企业里?谁真正把卡友当家人,谁就能走得远。这才是重卡市场最该有的样子。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