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租车市场现状
巡游车减少与网约车增长
随着巡游出租车数量减少至3万余辆,驾驶员月收入大幅下滑至五六千元,而与此同时,网约车运营证核发数量却持续攀升。目前,上海出租车总数(包含巡游车与网约车)已突破11万辆,远超市场需求。此外,非法网约车运营问题依然突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行业的不稳定因素正在不断累积。在此背景下,上海市人大代表、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平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强调,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网约车数量的过快增长,并加强对租赁车从事网约车运营的管理。
行业困境与改革需求
受到疫情的影响以及非法网约车的冲击,自2022年12月中旬起,上海市巡游出租车的日均载客次数仅为约10次,驾驶员的日均营收也仅为500元左右,均降至疫情前的50%水平。同时,车辆的里程利用率不足50%,远低于行业监管所要求的60%-65%的合理范围。出租车行业面临收入下滑、车辆利用率低、企业亏损等问题,需要改革以恢复市场健康。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平透露,目前上海出租车驾驶员的月收入较过去减少了5000至6000元,出租车企业也普遍面临亏损。这张曾作为城市名片的出租车行业,如今正深陷行业困境之中。
挑战与建议
暂停网约车增长的紧迫性
但与此同时,网约车市场却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在短短6年内,网约车的核发营运证总量已经超越了巡游出租车,成为市场的新宠。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上海新增了26118件网约车运营证,使得网约车总数接近6万辆。加上巡游出租车,上海出租车(包括巡游和网约)的总数已超过11万辆。市场饱和和恶性竞争需要暂停网约车运营证核发,以避免资源浪费和影响公共交通发展。然而,这一数字远超出了上海市交通委的预测。该委在2020年提出的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方案中,预计到2025年,本市出租汽车行业的车辆需求总数将为8.8万辆。如今,市场上合规的巡游车和网约车已经趋于饱和,但违法网约车仍在不断冲击市场,给行业带来不小的压力。
出租车行业的改革建议
据杨国平调查,本市存在大量中小租赁汽车公司与网约车平台合作,招募司机使用租赁车辆进行专职网约车运营。这部分车辆数量已估算达到3万辆左右,严重损害了合规出租汽车和网约车驾驶员的权益。同时,这些租赁公司在收取租金之外,并未能对从事网约车运营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应建立出租车总量动态调控机制,加强非法运营监管,维护合法经营者权益。杨国平强调,网约车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当市场供大于求时,不仅会造成车辆、道路和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到政府在公共交通建设方面的投入。他指出,从业者劳动强度的增加与收入持续下降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使得行业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只有确保驾驶员获得合理的收入,才能激发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进而擦亮这张城市名片。”
针对当前网约车市场的混乱局面,我们提出暂停核发网约车车辆运营证,以遏制其过快增长。这一建议并非孤例,重庆、南京、太原等城市已有先例,采取了类似的措施来控制网约车的数量。同时,深圳、兰州、银川等城市也发布了网约车行业经营风险预警,提醒从业者谨慎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自1995年出台以来,已经历了27年的沧桑。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应明确上海出租车总量的调控标准和手段,合理规划巡游车与网约车的比例,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建议由行业主管部门召集专家,针对出租汽车总量调控设定相关参数,如巡游车有效里程利用率、网召平均等待时间等,建立动态调控机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网约车非法营运行为和平台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与处罚力度。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应全面清退;对于租赁车非法从事网约车营运的行为,也应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通过联合执法和线上执法的方式,建立严重违规企业、车辆和人员的退出机制,从而保护巡游出租汽车和正规网约车的合法权益。对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平台,应采取果断措施,如暂停发布、下架APP等,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