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龄一月租SU7漂移,只因模仿视频觉得帅,换来10日铁窗体验卡

有些人的青春在图书馆里燃烧,有些人的青春在篮球场上飞扬,而江西赣州这位19岁小伙的青春,选择在凌晨的十字路口,用一台租来的小米SU7烧给轮胎和柏油马路。

最终的结局嘛,不算惊喜,也绝不意外——十日行政拘留,一份热乎乎的官方认证“社会人”体验卡。

当赣州南康分局的民警同志们第二天早上找到这辆“午夜幽灵”时,估计也是哭笑不得。

调出监控一看,好家伙,从凌晨零点五十,一直折腾到第二天早上九点二十,将近十个小时,横跨四个路口,漂了足足十一次。

这已经不是一时兴起的“速度与激情”了,这简直是把公共道路当成了自家后院,开了一场长达十小时的个人甩尾嘉年华。

监控画面里那辆崭新的小米SU7,像一头被打了肾上腺素的蓝色野兽,在十字路口猛地一甩,车身划出一道常人只在电影里见过的弧线。

旁边一辆规规矩矩等红灯的两轮电动车,吓得连连后退,车主估计心里在骂娘:我就是出个门买宵夜,怎么还碰上《头文字D》现场直播了?

刺耳的轮胎摩擦声,像是用指甲挠黑板的放大版,划破了整个小城的宁静。

居民们不堪其扰,投诉电话估计都快把派出所的线路打爆了。

说真的,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就在于这个时间跨度。

近10个小时,这哥们儿的精力是真旺盛。

你漂个一两次,可以说是“脑子一热”,为了在朋友面前挣点“面儿”。

可你从半夜漂到第二天上班早高峰,这毅力,这持久度,拿去干点啥不好?

考个研、搬个砖,估计都能出点成绩。

他偏不,他选择用这宝贵的十小时,去精准地踩在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最终一脚踏进了“寻衅滋事”的坑里。

驾龄一月租SU7漂移,只因模仿视频觉得帅,换来10日铁窗体验卡-有驾

驾驶员小吴,19岁,驾龄一个月。

这两个数字摆在一起,本身就是个高危组合。

一个月,意味着他刚从驾校那个连压线都要被教练吼半天的环境里出来,对车辆的掌控、对路况的判断,还停留在理论和低速练习阶段。

而他租的,是一台小米SU7。

这车什么概念?

零百加速挤进2秒俱乐部,动力输出直接、迅猛。

这就好比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娃娃,你直接给他脚上绑了两个风火轮,不出事才叫奇迹。

他跟警察交代,说看了网上小车漂移的视频,自己也想试试。

驾龄一月租SU7漂移,只因模仿视频觉得帅,换来10日铁窗体验卡-有驾

这句话简直是当代部分年轻人行为逻辑的完美缩影——“视频里看着好帅,我也要这么干”。

他们往往只看到了屏幕里那几秒钟的酷炫,却自动过滤了画面之外的风险、背后所需的专业技巧,以及最重要的——合法场地。

人家专业车手在封闭赛道玩漂移,那是技术;你在公共道路上玩,那是玩命,顺便还把别人的命也当成了赌注。

这事儿也引出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是小米SU7?

换成别的车,这新闻的热度可能就得打个对折。

小米SU7自带的“网红”光环和流量属性,让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成了一种社交货币。

开着它上路,本身就意味着被关注。

驾龄一月租SU7漂移,只因模仿视频觉得帅,换来10日铁窗体验卡-有驾

对于一个急于在朋友面前证明自己的19岁年轻人来说,这台车简直是为他的剧本量身定做的最佳道具。

动力强劲提供了“炫技”的物理基础,而其话题性则满足了“炫耀”的心理需求。

小吴租的不是一辆车,他租的是一个能让他瞬间成为朋友圈焦点的“高光时刻”。

当地警方的处理也值得玩味。

他们没有简单地按照危险驾驶来定性,而是用了《治安管理处罚法》里的“寻衅滋事”。

这一条通常用于处理无事生非、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这说明在警方看来,小吴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交通违法,其主观上寻求刺激、漠视公共安全的性质,对社会秩序构成了更直接的挑衅。

驾龄一月租SU7漂移,只因模仿视频觉得帅,换来10日铁窗体验卡-有驾

这记“铁拳”打得挺准,也给所有潜在的“马路玩家”提了个醒: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复活币,公共道路也不是你的游乐场,一时的荷尔蒙上头,换来的可能是实实在在的铁窗泪。

说到底,这不过又是一个关于青春期过剩精力如何被社交网络和虚荣心引向歧途的典型案例。

小吴可能在朋友们的欢呼声中,短暂地体验到了做“大哥”的快感。

但当他独自坐在拘留所里,面对那四面白墙时,不知道会不会回想起那个被他吓得连连后退的电动车主,和那些被他吵得一夜没睡的普通居民。

真正的酷,从来不是通过制造麻烦来彰显的。

希望这十天能让他明白,方向盘能带你去远方,也能直接送你进班房,关键看握着它的人,脑子到底清不清醒。

驾龄一月租SU7漂移,只因模仿视频觉得帅,换来10日铁窗体验卡-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