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砸向重庆!一个汽车公园,凭什么要当西南消费的新标杆?

周末去4S店看车,是我能想到的最无聊的中年男人活动,没有之一。

销售小哥的热情仿佛是按KPI计算的,空气里弥漫着新车内饰的甲醛味和免费咖啡的廉价香精味。

整个过程就像一场冗长又尴尬的相亲,你假装对参数很懂,他假装对你的预算很有信心。

大部分人跟车的关系就俩高光时刻:买车那天和卖车那天。

中间夹杂着堵车、罚单、保险和无尽的贬值焦虑。

但现在,有人想把这件无聊的事,搞成一件很魔幻的事。

百亿砸向重庆!一个汽车公园,凭什么要当西南消费的新标杆?-有驾

重庆,这座自带8D环绕立体音效的城市,正在干一件大事。

他们不是在山上多修一条轻轨,也不是在火锅里加什么新奇的配料,而是在科学城那片热土上,哐哐砸下超过一百亿,要建一个叫“汽车公园”的玩意儿。

百亿,汽车,公园。

这三个词拆开我都认识,搁一块儿我就有点懵。

这是要干嘛?

给汽车人建个养老院,还是给擎天柱整个主题乐园?

扒开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稿,你会发现这盘棋下得又大又野。

这根本不是一个公园,这是一个用“汽车”当诱饵,试图把产业、文旅、地产、消费一锅端了的巨型“销金窟”。

这个项目的操盘手是中国南山集团,一个听起来像卖矿泉水的千亿级央企。

这种巨无霸做事,逻辑通常很直接: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成一个谁也模仿不了的怪物。

这个汽车公园,就是这么个思路。

它选址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的核心,旁边是比14个中央公园还大的科学公园。

这地段翻译过来就是:我在宇宙中心旁边,承包了一块地。

百亿砸向重庆!一个汽车公园,凭什么要当西南消费的新标杆?-有驾

项目分成了七个葫芦娃,哦不,是七大功能板块,每个都心怀鬼胎。

第一个,也是最唬人的,叫F3国际赛事区。

西南最高标准的专业赛道。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好比你在小区楼下开了个小卖部,但你宣称你这能承办诺贝尔颁奖典礼。

F3赛道就是这个项目的“诺贝尔奖”,是它的精神图腾和流量发动机。

有了它,就能吸引来最硬核、最有钱的那波汽车发烧友。

他们不光来看比赛,还会在这里玩、在这里消费、在这里吹牛。

第二个,叫汽车7S店集群。

传统4S店是“销售、维修、配件、信息反馈”,这里直接给你干到7S,多出来的3S是“体验、文化、金融”。

说白了,就是把卖车这件事从一个单纯的交易行为,升级成一种浸入式体验。

宝马、玛莎拉蒂这些豪华品牌据说已经签约了,这不奇怪。

商战的本质就是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

百亿砸向重庆!一个汽车公园,凭什么要当西南消费的新标杆?-有驾

当传统4S店还在为客流发愁时,这里直接把海量游客送到你嘴边,堪称喂到嘴里。

剩下几个板块,就是围绕这俩核心的配套服务:汽车后市场中心(修车、改装、玩智能网联)、汽车主题游乐小镇(卡丁车、汽车影院)、江上民国风情水街(吃饭、喝茶、假装穿越),外加一个高端住宅区。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悟了?

这套组合拳的打法,简直骚得没边。

F3赛道和游乐小镇是超级诱饵,负责把人从四面八方骗过来,尤其是那些拖家带口的家庭客群。

你老公想看赛车,你老婆想逛民国水街,你娃想开卡丁车。

好,一家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等你们玩嗨了,一扭头,旁边就是一排锃光瓦亮的7S店。

宝马在搞试驾,凯迪拉克在办车主派对,你本来只想玩个卡丁车,结果可能就刷了辆新车。

这就叫场景化消费,把你的钱包在不知不觉中安排掉。

这还没完。

你玩累了,得吃饭住宿吧?

酒店群和商业街等着你。

百亿砸向重庆!一个汽车公园,凭什么要当西南消费的新标杆?-有驾

你觉得这地方环境真好,未来可期,想在这安家?

旁边低密度住宅早就给你备好了,据说首开就卖光了。

发现没?

这是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

它把“看-买-用”的汽车产业服务,无缝衔接到了“玩-游-购”的文旅消费体验上。

这就像苹果把专卖店开进了环球影城,你本来是去骑霸天虎的,结果被科技感和氛围一忽悠,出门就换了个最新款的iPhone。

这个项目的商业逻辑,就是把低频的汽车消费,嫁接到高频的文旅休闲上,然后用地产项目实现快速的现金回流。

属于典型的快种快收,用住宅的利润去反哺商业和文旅漫长的培育期。

所以,这百亿投资到底值不值?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来看。

首先,重庆需要这玩意儿吗?太需要了。

重庆是汽车重镇,但一直有点“傻大黑粗”的制造气质。

现在全球汽车产业都在往电动化、智能化狂奔,车子从交通工具变成了“智能移动终端”。

重庆政府急啊,出台了各种规划,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世界级智能网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百亿砸向重庆!一个汽车公园,凭什么要当西南消费的新标杆?-有驾

光会造车不行,还得会玩车,得有汽车文化,得有消费生态。

这个汽车公园,就是给重庆汽车产业升级装上了一个“文旅+消费”的超级引擎,是“产城融合”这个宏大叙事最性感的实体化表达。

其次,这地方有前途吗?

硬环境看,交通便利,坪山大道通车后,半小时就能辐射主城核心区。

更要命的是土地成本,科学城的地价只有江北核心区的三分之一。

这就好比你开奶茶店,别人的铺租一个月三万,你的一万,你就算往奶茶里加金箔你都比他赚钱。

软环境看,科学城已经聚集了理想、赛力斯等一堆产业链上的企业,从研发到制造啥都有。

大学城又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工程师和人才。

产业基础和人才储备,都拉满了。

那么,风险在哪里?

当然有,而且不小。

砸120亿搞这么个大家伙,就像一个顶级大厨非要把日料、法餐和川菜搞个融合菜。

搞好了是米其林三星,惊为天人;搞砸了,就是一盘谁也咽不下去的黑暗料理,而且成本巨高。

百亿砸向重庆!一个汽车公园,凭什么要当西南消费的新标杆?-有驾

第一,财务风险。

百亿投资,回收周期必然很长。

官方说预计5-7年,这还是乐观估计。

文旅项目前期就是烧钱黑洞,客流量、入驻率、消费转化率,任何一个环节掉了链子,资金链就可能嘎嘣脆。

这非常考验操盘手的融资能力和运营功力。

好在中国南山集团是央企,家底厚,融资成本低,这是它最大的底气。

第二,市场风险。

重庆的文旅市场,欢乐谷、融创文旅城都是狠角色。

汽车主题也不是独一份,小一点的卡丁车公园也在抢体验型客流。

你的F3赛道确实牛,但一年能有几场国际大赛?

平时的运营和内容填充才是关键。

怎么让大家“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而不是大赛过后就“门前冷落鞍马稀”,这是个巨大的考验。

第三,运营风险。

百亿砸向重庆!一个汽车公园,凭什么要当西南消费的新标杆?-有驾

七个板块,七种业态,管理复杂度呈指数级上升。

管地产的懂不懂赛车?

管赛车的懂不懂文旅?

管文旅的懂不懂汽车销售?

如果只是简单的物理拼凑,貌合神离,那最终就会变成一个“啥都有,啥都不精”的四不像,整体坪效大打折扣。

所以,这个项目想成功,就必须把“产业”和“文旅”这两条腿拧成一股绳。

一方面,要死死抱住重庆本地车企的大腿。

长安、赛力斯的新车发布会、车主嘉年华、智能网联测试,全都拉到公园里来搞。

把产业资源变成独家的文旅内容,形成护城河。

你的赛道,就是我的发布会T台;你的越野场,就是我的新车试驾场。

另一方面,要把F3赛事的IP价值榨干。

不能只靠几场大赛的门票,要围绕赛事搞青训、搞会员、搞社群,把高端车迷变成高粘性用户。

他们不光是消费者,更是传播者。

总的来说,重庆科学城汽车公园这个项目,是一次野心勃勃的商业实验。

它赌的是汽车消费的未来,赌的是产城融合的想象力,赌的是重庆这座城市的升级野望。

它很清晰地告诉我们:在未来,单纯卖产品的生意会越来越难做。

真正赚钱的,是那些能够提供独特体验、构建消费生态、并最终占领用户心智的玩家。

至于这个百亿投资最终是撬动西南消费的新标杆,还是变成科学城最壮观的烂尾楼,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场大戏,足够精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