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六月份的硬派越野车销量榜单一出来,很多人看了一眼就直摇头,说这市场也太冷清了,卖得最好的车一个月都没超过一万辆,感觉大家伙对这种“方盒子”车的热情一下子就降温了。
但要是咱们仔细琢磨一下这张榜单,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冷清”这两个字那么简单。
这哪里是市场遇冷,这分明就是一场大洗牌,一场由新技术推动的,对老规矩、老玩法的彻底颠覆。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有的车卖得风生水起,有的车却好像跟不上趟了?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销量数字背后的大变化。
首先,排在第一名的还是那位老熟人——坦克300。
这车上市都四年了,热度一点没减,稳稳地坐在销冠的宝座上。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这车满大街都是,都快成“街车”了,怎么还这么多人买?
答案其实特别实在,就是两个字:“靠谱”。
你想想,当你真下定决心,要开着自己几十万的车去挑战那些路况复杂的川藏线,或者去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撒野的时候,你心里最看重的是什么?
肯定不是广告里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而是实实在在的可靠性。
坦克300就是靠着这一点赢得了人心。
它那套三把锁和分时四驱系统,说白了,就是在你一个轮子打滑、车子快要陷住的时候,能把动力传到有抓地力的轮子上,帮你脱困的硬核装备。
这套东西经过了市场的长期检验,非常成熟。
再加上它本身扎实的底盘和机械素质,让它成了无数越野老玩家心中的“放心之选”。
你在那些著名的越野路线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它,这就是最好的口碑。
这种信任,是砸多少广告费都换不来的,也是它能一直领跑的底气所在。
但是,就在坦克300这位燃油时代的老大哥还在享受荣耀的时候,一个“带电”的新面孔,比亚迪的豹5,已经悄悄地冲到了第二名,而且离第一名越来越近。
豹5的出现,可以说直接打破了很多人的一个老观念,那就是“电动车根本玩不了越野”。
豹5不仅能玩,而且玩出了新花样。
它用的是一套叫DM-o的混动技术,这套技术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解决了硬派越野车最大的痛点——油耗。
开过大越野车的人都知道,那油耗动不动就十五六个,甚至更高,跑一趟长途光油钱就让人心疼。
可豹5呢,就算在电池没电的情况下,油耗也能控制在百公里七八升的水平,跟一辆普通的家用小轿车差不多。
这对于日常家用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福音。
而且,它还能用纯电跑一百多公里,平时在城里上下班、买个菜,完全可以当一台电车开,又安静又省钱。
到了野外,那种悄无声息地穿行在山林里的感觉,也是传统燃油车给不了的。
这种既能让你在城市里省钱,又能带你去远方撒野的全能表现,让它一上市就成了爆款,销量一路攀升,这次直接把后面一众燃油车甩开了一大截。
再往下看,第三、第四、第五名,清一色都是长城自家的“坦克新能源家族”,包括坦克300、400、500的插电混动版。
长城这步棋走得非常聪明,它没有另起炉灶,而是把自己在燃油越野车领域积累下来的好名声和技术,直接嫁接到了新能源上。
它把电池包和车身大梁做在了一起,这样越野的时候就不怕磕到底盘伤到电池;越野用的“三把锁”也给你配齐了,只不过变成了用电控制,反应更快更准。
结果就是,这些“带电”的坦克,越野性能不但没下降,反而因为有了电机的帮助,在起步和脱困的时候力气更大了。
最关键的是,它们都能上绿牌,在很多大城市不受限行政策的影响。
这就让很多消费者觉得特别划算:花一份钱,买了一台既能满足越野梦想,又能解决日常通勤难题的车,何乐而不为呢?
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的老牌选手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比如排在第六的北京BJ40,可以说是国产越野的“老前辈”了,论资历比谁都深,靠着“皮实耐造”的口碑守住了自己的一片天。
但面对新势力的冲击,光靠情怀和老本,确实有点吃力。
还有刚刚回归的丰田普拉多,这位曾经的“越野神车”,回来后发现江湖已经不是当年的江湖了。
虽然它的品牌号召力还在,依然有人愿意为情怀买单,但它的价格摆在那,而同样的价格,现在消费者可以买到配置更高、技术更新、使用成本更低的国产新能源越野车,普拉多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还有像哈弗H9、福特烈马这些纯燃油的硬汉,它们的越野能力毋庸置疑,但坐进车里,那略显陈旧的内饰设计,和面对高油价时的无奈,都让它们在与新能源对手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所以说,这张榜单表面看是“惨”,实际上却揭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硬派越野车的赛道,正在被新能源技术全面改写。
过去大家玩越野,最担心的几个问题,比如去高海拔地区发动机动力会下降,在沙漠里长时间高负荷行驶发动机会过热,还有日常高昂的油费,现在都被新能源技术一一化解了。
电动机不怕高原缺氧,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能让车辆在极限环境下保持稳定,而能电能油的模式更是大大降低了用车成本。
未来的硬派越野车市场,不再是单纯比谁的底盘硬、谁的锁多,而是要比谁更全能、更智能、更经济。
那个月销过万的门槛,未来大概率会由一款能完美平衡越野性能、日常实用性和先进科技的新能源车型来率先突破。
这场由中国品牌主导的技术变革,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真正的硬派越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