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自燃终结了!全球首款全固态电池量产,北京骑手已用上

电池被剪成两半,不冒烟不漏液,竟还持续供电! 纯锂新能源在北京亦庄的发布会现场,CEO杨帆手持剪刀完成了一次震惊行业的暴力测试。 这把剪刀剪开了全球首款商业化全固态电池,也剪开了新能源产业的新纪元。

电动车自燃终结了!全球首款全固态电池量产,北京骑手已用上-有驾

这款全固态电池的核心秘密在于彻底干掉了传统锂电池的液态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材料让电池内部再无易燃物,即便遭遇暴力破坏也能保持稳定工作。 现场演示中,被剪成两半的电池持续为LED灯带供电,画面通过大屏幕实时投射,全场鸦雀无声。

安全测试数据更具说服力。 纯锂新能源的全固态电池通过了钢针穿透、金属剪切、暴力穿刺、高空跌落等极端测试。 依据最新的行业认证标准,将破开的电池置于120℃真空干燥箱恒温静置6小时后,实测质量损失率仅0.023%,远低于1%的全固态电池判定标准。

电动车自燃终结了!全球首款全固态电池量产,北京骑手已用上-有驾

产品性能参数直接瞄准市场痛点。 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固态电池额定容量达到30Ah,单次充电续航超过80公里,循环寿命大于2000次。 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尤为突出,可在85℃的温度下长期稳定工作,这对夏季露天停放的电动自行车至关重要。

产业化落地的关键障碍被逐一攻克。 杨帆宣布公司已跨越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三座大山:实现可控成本、可规模量产、可商业应用。 位于河南兰考的500MWh规模量产线已启动,2025年2月下线的50Ah全固态电池取得的在手订单金额已突破2亿元。

应用场景选择体现务实战略。 首代产品并未直接进军新能源汽车,而是锁定电动自行车换电和储能两大领域。 北京亦庄大族广场和龙湖天街的商超即时配送场景成为首个试点,七鲜超市、山姆会员店、多点DMALL等平台的驻店骑手将首批使用配备全固态电池的换电服务。

电动车自燃终结了!全球首款全固态电池量产,北京骑手已用上-有驾

产业链协同构建商业生态。 纯锂新能源联合雅迪科技集团、智租物联科技集团,整合“车、电、柜、云、配送场景”5大关键要素,打造全国首套基于全固态电池的“充、换、管、用”协同体系。 这标志着全固态电池技术首次实现从实验室到规模化商业应用的跨越。

战略签约现场巨头云集。 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雅迪科技、智租物联、科恒股份、焕智科技等产业链龙头企业与纯锂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覆盖从核心材料、制造装备到换电运营的全链条。 这种“材料-装备-制造-应用”的垂直整合,为量产打下坚实基础。

行业痛点解决迎来曙光。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唐豹在现场披露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2024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中锂电池热失控占比高达91.7%。 全固态电池的本征安全特性,有望从源头破解这一城市级安全隐患。

环保效益同样显著。 由于取消电解液这一主要污染源,全固态电池回收处理更加简便。 电池包和换电柜体回收再利用率超过90%,大幅降低锂资源消耗压力。 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仅16.5%,高效回收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技术路线选择兼顾实用与创新。 纯锂新能源采用聚合物固态电池路线,通过有机无机融合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创新,和超临界包覆的固固界面工艺,解决了量产难题。 该材料可适配现有液态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和生产设备,有效控制成本。

试点项目启动政企协三方联动。 在北京经开区管委会指导下,该项目获得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信局等多部门支持。 这种“政企协”协同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可复制样板。

汽车领域布局同步推进。 杨帆透露公司正在开发面向汽车领域的全固态动力电池,预计2026年进入小试阶段,2027年进行上车验证。 这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的全固态电池装车时间表完全吻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