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扔下“王炸”:智能泊车刮蹭不用报保险,车企全赔! 百万车主炸锅了
比亚迪干了件让整个汽车圈睡不着觉的事:从7月9日起,只要你的车装了“天神之眼”系统,用智能泊车时刮了蹭了,不用找保险,不用垫钱,打个电话给售后,修车赔钱全归比亚迪管!
一、新规到底有多狠?
北京的王女士上周在商场地下三层停车,系统自动泊入时蹭了隔壁车的尾箱。 她按比亚迪客服指引拍了张照片上传,第二天售后直接来电:“不用报保险,我们免费修。 ”全程没花一分钱,也没惊动保险公司。
这种“兜底”几乎不留死角:只要是“天神之眼”智能泊车(APA、遥控泊车、代客泊车等)因系统故障引发的事故,比亚迪承担维修费、第三方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害赔偿,权益终身有效且不限首任车主。
传统流程里,车主得先垫钱修车,再和保险公司扯皮,搞不好第二年保费还得涨10%-30%。 现在? 比亚迪售后带着设备30分钟到现场,确认责任后直接开修。
二、技术真能撑起承诺?
比亚迪敢拍胸脯,靠的是实打实的硬核配置:全车30个传感器(5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双目摄像头),高端车型再塞3颗激光雷达,算力芯片飙到508TOPS。
这套系统能搞定300多种极端场景:比如宽度只比车身多30厘米的“变态车位”、断头路尽头的死角车位。 第三方测试中,腾势N7在断头路车位泊入成功率100%,还是标准倒车姿势一把进。
数据壁垒。 比亚迪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攒了超10亿公里路测数据,每天从100万车主手里收割4.2亿公里真实场景数据。 这些数据让系统越用越聪明,比如遇到悬空障碍物,最新OTA升级后识别率暴涨。
三、谁在偷偷笑出声?
上海的数据显示,60岁以上比亚迪车主占到三成。 以前停大车是他们的噩梦,现在手机一点自动泊入,刮了还有人兜底。
2000多名残障人士参与测试后反馈:偏瘫患者用单摇杆控制泊车、盲人靠语音指令倒库,成功率超95%。
年轻人算的则是经济账。 深圳车主小陈算了笔账:去年因泊车刮蹭走保险,修了8000元,今年保费涨了2300元。 “现在用比亚迪泊车,手插兜里看它停,撞了也不肉疼! ”
四、行业被逼上绝路
保险公司最先坐不住。 人保内部数据显示:比亚迪车主续保意愿骤降40%。 某险企高管吐槽:“再这么搞,车损险要成摆设了! ”
友商更头疼。 华为ADS 2.0宣传能停300+场景,事故责任甩给用户;小鹏图灵智驾泊车成功率97.3%,却要用户自购年费239元的智驾险。 比亚迪直接把桌子掀了,责任我扛,用户免单。
连维修体系都被颠覆。 比亚迪全国700多个快修点承诺2小时到场,北上广深基本当天修好。 偏远地区虽慢点,费用全包。
五、暗战才刚开始
比亚迪售后悄悄培训“数据判官”:每起事故调取泊车全程的影像、定位和传感器数据。 若系统显示刹车指令发出0.5秒内车辆未响应,直接定责为技术故障。
遇到责任模糊时,比如暴雨天摄像头被泥糊住导致误判,比亚迪选择先赔再协商。 有车主在论坛爆料:地库柱子反光导致系统误撞,比亚迪三天内赔了1.2万元。
维修点师傅也迎来新考题。 以前补漆换件是主业,现在得会调激光雷达标定数据,毫米级误差都可能影响责任认定。
这场变革没有口号和PPT
当销售对看车的人说“刮了算我们的”,当大爷在菜市场门口掏出手机让车自己找车位,当保险推销员开始推“智驾责任险”,比亚迪的炸弹,已经炸穿了技术、责任和信任之间的那堵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