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液和制动液要换吗?老司机拆真相:不换毁发动机,周期记错亏2000

开了5年没换冷却液,上周发动机高温报警,拆开一看水箱全是水垢,维修花了2800元;朋友因制动液吸水导致刹车变软,差点追尾。江苏车主李先生的惨痛经历,道出了很多人对液体保养的忽视。发动机冷却液和制动液虽不像机油更换频繁,但作用至关重要,长期不换会引发严重故障。今天就用真实维修账单、成分解析、操作步骤,把这两种液体的更换真相讲透。

发动机冷却液和制动液要换吗?老司机拆真相:不换毁发动机,周期记错亏2000-有驾

一、发动机冷却液:不是加够就行,必须定期换

冷却液(防冻液)的核心作用是冷却+防冻+防腐,绝非简单的,长期不换会丧失功效。

1. 为什么必须换?3大危害要警惕 - 防腐失效:冷却液中的添加剂会随时间消耗,3年以上不换,会腐蚀水箱、水泵、水管,导致漏水(维修成本1000-3000元); - 防冻能力下降:北方冬季可能结冰膨胀,冻裂发动机缸体(大修费用超1万元); - 冷却效率降低:水垢堆积堵塞水道,导致发动机高温开锅,严重时拉缸报废。

2. 更换周期:2-3年或4-6万公里,以先到为准 普通乙二醇型冷却液寿命2-3年,长效型(含有机酸)可达5/10万公里(需看车辆手册)。多数家用车建议按“2年或4万公里更换,出租车、营运车因使用频繁,缩短至1.5/3万公里。

3. 更换要点:别乱加,选对型号 - 选同颜色:冷却液分红色、绿色、蓝色等,不同颜色成分不同,混合会产生沉淀堵塞水道; - 别加水稀释:纯冷却液冰点低、沸点高,加水会降低性能,应急时可加少量蒸馏水,后期需更换; - 排空空气:更换后启动发动机,打开水箱盖排气,避免水道有气泡导致散热不均。

发动机冷却液和制动液要换吗?老司机拆真相:不换毁发动机,周期记错亏2000-有驾

二、制动液:吸湿性强,2年必换,关乎生死

制动液(刹车油)传递刹车力,但其最大特点是吸湿性强,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长期不换直接影响制动安全。

1. 不换的致命危害:刹车失灵 - 水分超标会降低制动液沸点,频繁刹车时可能产生气泡(气阻),导致刹车踏板变软、行程变长,甚至刹车失灵; - 水分会腐蚀制动管路和总泵,导致漏油,维修成本800-2000元。

2. 更换周期:无论里程多少,2年必换 制动液吸湿不受里程影响,哪怕车开得少,2年也会吸收大量水分。部分高端车配备制动液含水率检测传感器,超标会报警,普通车建议2年定期更换。

3. 更换要点:选对标准,彻底排空 - 看标号:按手册选DOT3DOT4DOT4性能更好,多数车型适用),不能混用; - 排空排气:更换时需2人配合,从后轮到前轮依次排空旧液,确保管路无气泡,否则影响刹车效果; - 用量:家用车约1-1.5升,别买太多浪费。

发动机冷却液和制动液要换吗?老司机拆真相:不换毁发动机,周期记错亏2000-有驾

三、更换成本对比:4Svs第三方,差价超50%

车主实测反馈:“4S店换冷却液+制动液要800元,找熟悉的修理厂450元搞定,用的还是同品牌产品,省了一半钱。”——广东车主陈女士

四、避坑提醒:这3件事别做

1. 别信终身免换噱头:除非是高端车专用长效冷却液(需满足严苛使用条件),否则普通车型终身免换是忽悠,后期故障成本更高; 2. 别用通用型制动液:部分廉价通用制动液性能不达标,选知名品牌(如博世、DOT4)更可靠; 3. 更换后别急着走:冷却液更换后启动发动机观察10分钟,检查有无漏水;制动液更换后试驾,感受刹车踏板软硬是否正常。

结语

发动机冷却液和制动液不是消耗品,而是安全保障品,定期更换是花小钱省大钱。记住冷却液“2-3/4-6万公里、制动液“2年必换的周期,选对产品和渠道,别因一时偷懒埋下安全隐患。养车的核心是预防大于维修,这两种液体的更换,值得每一位车主重视。

你家车多久没换冷却液和制动液了?有没有遇到过相关故障?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验!关注我了解更多汽车知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