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如今在国际市场上可是有点横了,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那叫一个风生水起。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全球最大的滚装船运营商华伦威尔森都看不下去了,直言中国企业正从成本领先变成技术领先,欧洲老牌车企市场份额正被迅速蚕食。
话说回来,欧洲车企现在可真是四面楚歌。中国市场销量萎缩、欧洲需求低迷,美国还提高了关税,这三重打击把欧洲车企打得找不着北。但中国车企却趁着这个机会,对拉美、欧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出口量蹭蹭往上涨。华伦威尔森的首席执行官拉塞·克里斯托弗森直言,中国之所以能赢得市场,就是靠不断自我创新,已经从老牌的成本控制大师变成了技术先锋。
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增长了23%,达到了640万辆,这比老二日本还高出了一大截。他们预测,到2030年,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将从21%涨到30%。美国《纽约时报》也说了,中国电动汽车技术更先进,价格还比特斯拉他们便宜,这在发展中特别有吸引力。
更扎心的是,中国车企还在欧洲市场步步紧逼。数据显示,比亚迪、奇瑞和上汽等品牌在今年前9个月的新车销量占比已经达到了5.7%,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占比更是超过10%。《金融时报》还提到,华伦威尔森现在不光帮西方车企运货到中国,还开始帮中国车企开拓海外市场了。克里斯托弗森表示,欧洲车企已经快没法跟中国企业竞争了。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车企的海外扩张也遇到了新麻烦——运力不足。中国汽车出口量从2020年底的100万辆飙到2023年的近500万辆,这三年暴涨了4倍。但造船是个长周期行业,运力根本跟不上出口速度。结果就是汽车运输船的租金疯涨,三年暴涨了10倍以上。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车企只能自己动手了。比亚迪已经在建自己的船队,上汽也计划到2026年拥有14艘自营运输船。克里斯托弗森表示,他不太担心中国航运企业会成为华伦威尔森的竞争对手,但确实会加大在汽车运输方面的投入。
现在美国和欧盟都开始限制中国汽车出口了,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已经发话了:电动汽车是全球化产业,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搞贸易壁垒只会两败俱伤。
吃瓜群众突然悟了,中国汽车能在国际市场上这么横,靠的真是技术和实力,不是靠搞小动作。那问题来了,面对中国车企的强势崛起,欧美车企这次还能玩什么花样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