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长安汽车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集团研发的半固体电池将于2026年年底上市。
根据长安汽车此前公布产品布局信息来看,该公司计划到2030年,推出液态、半固态、固态等8款自研电芯,形成50-80GWh的电池产能。其次长安汽车还称,深耕半固态、固态电池的全新电解质材料开发、关键工艺开发,基于整车需求,正向开发领先的固态电池,从2025年开始逐步量产应用,重量能量密度达到350-500Wh/kg、体积能量密度750-1000Wh/ L,2030年全面普及应用。
除此之外,长安汽车还在开展锂硫电池、金属电池等新型电池的原型电芯设计,预计能量密度将突破1300-1500Wh/kg,力争在2035年实现搭载应用。
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广汽埃安、上汽智己、蔚来固态电池量产上车等消息持续发酵。
多家车企及电池厂商上车时间已出炉
尽管固态电池的发展仍需时日,但其仍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主流方向。截至目前,不少车企对固态电池“上车”的时间,已有明晰时间表。
德国宝马公司就曾对外宣称其固态电池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此外,宝马还从美国全固态电池企业Solid Power处获得研发许可,能够在其位于慕尼黑附近Parsdorf的电池制造中心(CMCC)复制Solid Power的中试线。
根据时间表,第一辆采用全固态电池的宝马原型车计划在2025年之前推出,2030年之前将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
另外,2023年10月,一家名为HPB的德国公司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开发出一种可以大批量生产的新型固态电池。这款电池通过引入新的混合成分,成功避免了传统锂离子电池老化的过程。该固态电池已经通过第三方机构测试,并将于2024年开始量产。
新型固态电池优点包括寿命长,能量密度大,充电速度快,安全可靠,且环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电池宣称3分钟就能够充电到80%。
早在2010年,丰田就宣布计划在2025年之前实现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在2030年前实现稳定量产。但因研发进程不及预期,丰田多次修改了固态电池量产计划。
去年6月中旬的技术说明会上,丰田宣称在电池材料方面获得突破,有希望在2027或2028年开始量产固态电池。
近日,蔚来推出了首款量产半固态电池包,几个月后将作为换电服务的一部分,据蔚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计划于今年第二季度正式推出。这种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为,续航里程可达1055km,冷却系统的强度是普通电池的六倍。
继2021年首次宣布之后,蔚来终于开始量产,该电池由北京卫蓝设计,卫蓝同时也是蔚来的电芯供应商。据蔚来称,150 kWh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为360 Wh/kg,重量仅为676千克,比蔚来的100 kWh电池组仅重20千克。
4月12日,广汽埃安发布一款容量超30Ah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应用第三代海绵硅负极技术、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续航轻松超1000km。
4月8日,智己汽车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宣布推出了他们全新的旗舰车型——智己L6。这款车搭载了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和超长续航里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日,据外媒报道,日产预计将于2025年3月生产首款原型电池。截至2028年4月,每月生产100兆瓦时的固态电池。日产还计划将全固态电池技术应用于皮卡等更多车型,以增强电动车的市场竞争力。
大众则表示正在积极研发全固态电池技术,目标是2025年前实现量产;
福特则预计2026年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
结语
2024仅开年不足四个月,固态电池市场便迎来了如此多的进展和突破。
其实固态电池也好,半固态电池也好,市场希望的是一项真正能够切实解决他们问题的技术,包括续航焦虑、长时间充电以及安全问题。只要能够解决这些难点,自然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另一方面,随着智己的量产装车,或许将刺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大厂提前向下投放半固态电池技术,让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快进入到固态电池时代。或许,今年可以被称为固态电池元年,至少是半固态电池的元年。
虽然目前固态电池的发展面临着制造工艺复杂和成本较高的挑战,但这些进展和突破将成为固态电池发展道路上的垫脚石,相信随着产业链各环节的努力,将推动固态电池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迈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