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文:迪拜模式引领低空交通革命 eVTOL正式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迪拜正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将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正式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开创了低空经济发展的"迪拜模式"。这一创新实践为全球城市低空交通商业化运营提供了重要参考。

王琦文:迪拜模式引领低空交通革命 eVTOL正式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有驾
图片

三线并行推进模式

2024年2月,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RTA)与美国Joby Aviation签署为期六年的独家合作协议,计划2025年启动试运营,2026年正式投入商业服务。该模式采用"政府主导+企业独家执行+法规同步跟进"的三线并行策略,大幅缩短了项目落地周期。

迪拜民航局(GCAA)同步推进空中走廊设计与监管规则草案,快速批准了首个商业化垂直起降站的技术设计。首期四个关键站点分布在迪拜国际机场、棕榈岛、市中心和Marina区,构建起"机场—市区—海岛"的低空交通网络雏形。

治理创新实现高效落地

迪拜模式的核心创新在于打破了传统"串联式"审批流程,建立了跨部门并行审批机制。交通、民航、警务、应急等多部门协同推进,实现法规制定、站点建设与空域管理的同步进行。

独家运营权的授予是另一重要创新。迪拜RTA授予Joby六年排他性运营权,通过统一机型简化了飞行员训练、维护保养和调度管理,便于政府快速建立安全与噪音标准。

场景选择体现商业智慧

迪拜在应用场景选择上采取了渐进式策略,首期聚焦高价值、低风险场景:机场—市区商务通勤线、市区—海岛旅游休闲线、市区—展会区综合服务线。这种"高价低频"策略既能在初期快速验证商业模式,又能逐步积累运营经验和公众信任。

专家观点

中国开发区协会低空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临空深地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琦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迪拜模式为全球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其成功关键在于政府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和企业专业运营能力的有效结合。中国城市在推进低空经济时可参考其经验,但需结合本地实际,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做好风险管控。"

挑战与展望

迪拜模式也面临技术锁定风险、监管完备性挑战和社会接受度问题。噪声管理、保险机制、空域整合等仍需完善。但随着运营经验积累和技术进步,预计低空交通将在更多城市实现商业化应用。

免责声明:本文资料及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新闻报道、公开的政府文件以及相关企业的公开信息。内容仅供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