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将此生许青山——记全国“最美生态护林员”、互助县松多林场护林员贾尼玛

本报记者 陈 俊
时令立夏,湟水和黄河谷地已是“人间四月芳菲尽”,但是对海拔三千米以上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林场来说,小溪边、农田里、山野中“烂漫山花”和“没马蹄的浅草”,加之叠翠的群山、欢唱的溪流、清新的空气和悠闲吃草的牛羊,一幅绿水清山间田园牧歌的美景徐徐展开。
在距松多林场办公地几公里之外,两山夹峙间便是2021年获得全国“最美生态护林员”荣誉的互助县松多林场生态护林员贾尼玛的家。
一条清澈的小溪从远处的深山蜿蜒而来,从他家旁萦绕再欢歌流向远方。这个心系松多、情注家乡、扎根深山的护绿使者,在自家的书桌前正一笔一画地认真填写巡山日志。
翻开贾尼玛的森林管护巡山日志,一个个色彩艳丽、简单明了的卡通画式日志呈现眼前,在巡护过程中各种可能遇到异常情况的内容都有,它专门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护林员记录巡山情况而绘制,图画下面是贾尼玛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虽然每页只有短短两三句话,字里行间尽显责任心和担当精神,貌似雷同的日常记录背后,并非如诗如画的好山好水好景,而是在无声诉说他累年的执着坚守。
松多林场位于互助县东南部,属祁连山南麓互助片区东部延伸段,是我省东部重要生态屏障之一,平均海拔2500米至4265米,贾尼玛负责的科胜区域是林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道路最崎岖、条件最艰苦的守护区。
2015年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后担任松多林场生态护林员的贾尼玛,不怕工作岗位离家远,他说:“作为一名护林员,职责就是护好山水林田湖草资源,这山可是我们的生命线呀,如果大家都不去,那家园怎么能守护好呢?你们不去我去!”
他把科胜区域每一片山林当成了自己的心肝宝贝,每天坚持巡山,一去少则一整天,多则半个月,面对陡峭山崖和静谧山林,翻山越岭是常事,伴随在身边的只有一个水壶、一袋干粮和那双磨破了的登山鞋。
“有时巡山路途太远,冬天日子短,一天之内肯定赶不回来,就在牧民临时搭建在深山的牛羊圈舍内借宿一晚,两三天后再回家。巡山路程至少有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贾尼玛心有余悸的回忆说,有一次雪后巡山,山坡上薄薄的积雪呈半消融状态,我和同行的两位护林员踉踉跄跄走在上面。刚至半山腰一个不留意脚底打滑,我的身体瞬间失去平衡,整个人摔在斜坡上一直往下滑,我马上用手抓住草皮,同行的伙伴也连忙死死拽住我的衣服,此时距悬崖仅隔几厘米,可谓与死神擦肩而过。
作为松多村土生土长的藏族汉子,孩提时代便在这片森林中嬉戏玩耍,现在由自己亲自管护这片儿时的“玩伴”,他将一片深情和满腔热忱倾注其中。
“以前,由于柏木偷盗和过度取用、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森林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山洪、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村中部分乡亲的房子直接被洪水冲坏。”贾尼玛说,随着天然林禁伐规定落实,脆弱的林场才逐渐恢复,现在随着灌木和阔叶林面积增加,过去频发的自然灾害几乎不见,生态向好后野生动物逐年增多,巡山途中经常能见到雪鸡、狐狸、石羊和梅花鹿。
生态护林工作的特殊性,加之管护区域较远,几年来他长期不能与家人团聚,尤其是万家团圆时更是见不到他的身影,更别说享受节假日和双休日了。妻子和两个孩子经常埋怨他不顾家,还到林场反映相关情况,可是看到自己的丈夫为了这片热土做的所有工作和他坚毅的眼神,最终还是在默默支持。
5年多的时间,他跑遍了辖区的每一条山梁、每一道山沟,每一片林地,对每个林班、每个小班的地理位置、面积、林木种类烂熟于胸。
5年多时间,他的身影无数次穿行在西卡戳这个面积最大、交通最不便、地形最复杂的林区,默默呵护七千公顷山林安全。
5年多时间,每当万家灯火团圆的日子,他总是巡护在负责区域内重要节点上,一处一处排查防火隐患,一轮又一轮宣传防火措施。
5年多时间,他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下,这个有着生物“基因库”之称的林区从未发生过一起偷盗滥伐案件,他也多次在林场履职尽责考核时被评定为优秀。
松多林场场长吴有声介绍,在没有成为护林员之前,贾尼玛就因“义务护林员”的身份成为当地的“红人”。他自小在林区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有浓厚的感情,“护林防火,人人有责”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放牧的路上只要遇到折柏树、在林区抽烟的违法行为,他便马上上前劝阻,并耐心说服教育。有群众问,这山又不是你的,何必这么认真,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我爱这里的山,这里的水,更有责任保护好这里的一切!”
“我是松多的孩子,我将用我的一生,管护好林区、守护好生态、让子孙后代享受到更多生态红利。”贾尼玛说。
愿将此生许青山——记全国“最美生态护林员”、互助县松多林场护林员贾尼玛-有驾
《青海日报》(2022年05月15日 第4版:综合新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