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史话 电动车窗的故事

汽车史话 电动车窗的故事-有驾

如今,电动升降车窗已成为轿车的标配,然而这项功能并非自汽车诞生之初就存在。早期的汽车并未采用如今封闭的车身设计,甚至连窗户都未曾配备。直到20世纪初,封闭车身的轿车才开始量产,至20世纪20年代末期已广为流行。随着这一趋势,侧窗采用了上下升降的设计,但手动摇动的方式显得颇为不便,因此消费者们渴望车窗能够实现自动化升降,只需轻按一键即可轻松操作。

汽车史话 电动车窗的故事-有驾

回溯到1941年,凯迪拉克75系列率先引入了电控液压玻璃升降系统,虽然其初衷是为了隔开前后座椅,而并未安装在车门上。同时,也有说法认为帕卡德汽车公司在其旗舰车型上首次装备了此系统。不久后,福特汽车的林肯Custom也紧随其后,为驾驶座一侧车门配备了该系统。

汽车史话 电动车窗的故事-有驾

二战结束后,通用汽车别克分部依托战时的军用技术,开发出名为“Hydro-Lectric”的中央控制电控液压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电动升降车窗,还包括电动调节前排座椅和开启车顶棚等功能,成为当时豪华轿车的领先配置。这套系统被应用于凯迪拉克的多个车型中,而福特也在其高端车型上装备了类似系统。然而,电控液压系统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如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及高昂的制造成本,使其仅限于豪华轿车使用,同时液压缸的维护和可靠性也成为一大问题。

汽车史话 电动车窗的故事-有驾

1951年,克莱斯勒帝国豪华轿车率先采用了电动车窗升降机,其紧凑且大扭矩的电动机设计不仅减小了尺寸,还降低了制造成本和故障率。克莱斯勒的成功促使通用汽车在1954年推出了自家的电动车窗升降机,并在两年后进一步推出了电动调节座椅。

汽车史话 电动车窗的故事-有驾

早期的电动车窗存在一个不便之处:当车辆熄火并拔下钥匙后,电动车窗便无法操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凯迪拉克在1980年推出了延迟断电系统,允许驾驶者在拔下钥匙后的几分钟内继续操作电动车窗。这一设计随后被众多汽车厂商所采纳。到了1990年左右,具备一键升降功能的电动车窗问世,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汽车史话 电动车窗的故事-有驾

在电动车窗控制面板的布局上,美国汽车厂商很早就确立了标准:驾驶员侧车门配备一个可以控制所有车窗升降的面板。而欧洲厂商则出于成本考虑采用了不同的布局方式,将四个车窗的控制面板集中布置在中控台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式的设计因其更符合实际需求而逐渐被欧洲厂商所接受。

汽车史话 电动车窗的故事-有驾
汽车史话 电动车窗的故事-有驾

尽管电动车窗最初因制造成本高昂而仅限于豪华轿车使用,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它逐渐普及至家庭用车中。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一代美国家庭车便陆续配备了电动车窗,并在70年代变得非常普遍。相比之下,日本和欧洲轿车的这一配置普及时间则稍晚一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