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连续高速行驶,发动机会 “扛不住” 吗?

高温天连续高速行驶,发动机会 “扛不住” 吗?-有驾

最近这天气,简直热到离谱,动不动就 40 度高温。这时候开车,大家难免会担心:要是车速保持 120,连续跑 3 个小时,咱爱车的发动机能顶得住吗?会不会受到损伤呀?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事儿。

咱都知道,发动机那可是汽车的 “心脏”。它通过燃烧汽油或者柴油产生动力,推着汽车往前跑。可这燃烧的时候,会产生超多热量。要是热量排不出去,发动机温度一过高,性能和寿命都会受影响。所以,汽车都配有冷却系统来帮忙散热。这冷却系统,就像给发动机找了个 “小帮手”,专门负责把多余的热量带走。

现在的发动机,设计得都挺科学,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高温环境。靠着冷却液循环、机油润滑和进气控制这些 “小技能”,在正常情况下,发动机能保持不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不过,40 度高温,对发动机的散热系统来说,挑战可不小。

车辆长时间高速行驶,发动机得承受超大的热负荷。这就好比一个人,一直高强度工作,身体也会吃不消。发动机在高温下长时间高负荷运转,润滑油老化得快,零部件磨损也会加剧。有数据显示,夏天高温长途驾车,发动机温度可能比最高允许值还高出 25%,润滑油粘度下降 20% 以上,这样一来,发动机各部件的润滑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儿,炎热环境下,空调系统长时间开着,会额外消耗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每用 1 小时空调,就相当于给车增加了 8 公斤的负重,油耗也会跟着增加 10% 左右。这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咱再来说说散热系统。40 度高温下,发动机散热系统压力直线上升。就算车载散热器性能再好,在这种极端环境下,效率也会大幅下降。散热器得和外界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可这外界空气温度太高了,散热效果自然就差了。结果就是,发动机温度可能超出正常范围。一旦发动机过热,零部件磨损加剧,润滑油性能下降,发动机寿命就危险啦。有数据表明,夏季每行驶 2000 公里,发动机温度就会攀升 10 度。要是高温下长途高速行驶,发动机温度很可能突破 120 度的安全上限,给各个部件带来巨大压力。

专家研究发现,高温时发动机机油粘度能降低 20% 以上。这样一来,活塞环、曲轴这些关键部位,就容易因为缺乏有效润滑,磨损变得更严重,严重的话,发动机甚至会报废。

那遇到这种情况,咱们该咋办呢?首先,得保证冷却系统高效运转,定期检查、更换冷却液。其次,要用合适粘度的优质机油,做好润滑保养工作。开车前,检查一下水箱水位,看看冷却液够不够。开车的时候,多留意仪表盘上的温度计,要是温度指针异常升高,赶紧停车,打开发动机盖检查。要是发现散热系统有问题,及时修理。另外,高温时尽量别长时间怠速,怠速会让风扇转速变慢,散热效率降低,加重发动机负担。

总的来说,40 度高温下,车速 120 连续跑 3 个小时,对发动机确实是个考验,但只要咱们平时做好车辆保养,及时关注车辆状况,发动机一般不会出啥大问题。各位车主朋友,你们在高温天气开车,遇到过发动机相关的问题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经历和看法哦!记得点赞关注,让更多车主了解这些知识,祝大家出行平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